自唐以来,中国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一个重要去处就是日本。
日本人钟爱中国传统文化,自唐代以来就寻找机会搜集中国珍贵文物。到了近代,中国国力衰弱,备受列强欺凌,日本逮住机会,靠掠夺、盗掘、骗取、购买等手段,从中国掠走的文物不下万件,其中甲骨文一万多片,经典典籍不计其数,收藏在日本国内的多座公私博物馆里。
看到这些本属于中国的珍贵文物,却收藏在世仇日本国的博物馆里,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骨气,只会无原则地去忍让他的邻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志气,只会将过去的血海深仇遗忘。东西可以在自己的手里损坏,但绝不可以成为他国炫耀的资本。希望有朝一日,在各位同胞的努力下,祖国能够威震东瀛,收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今天,展现的这五件国宝,是精品中的精品,虽然在日本的博物馆里收藏,但他永远都是中国人的东西。希望大家在慨叹之余,不忘立志收回之初心。
第一件: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商晚期青铜酒器精品,相传近代出土于湖南安化、宁乡交界,现藏日本京都泉屋美术馆
卣(yǒu),是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常用来装酒的器具,提梁、中空。而虎食人卣的稀有之处在于“虎食人”的造型。
虎食人卣,目前共存世两件,一件藏于京都泉屋博物馆,另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其中,藏于日本的这件体型更大,更为有名。其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纹饰繁缛,表露的思想十分怪异,其铸造技术,堪称顶级,目前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属其铸造最为奇异复杂,是国宝级文物。
关于器型为什么是把人放到老虎的怀里,至今是个谜,有老虎吃人和老虎喂奶两种主要说法,我个人认为老虎吃人是对的。
商朝时,直接统治的土地有限,在商*权四周存在着数千个文化不同的方国部落,这个虎食人卣为湖南地界的方国铸造的器物,该方国以虎为图腾,虎中的人则是其它部落的俘虏(其惊恐的眼神证明了这点),其寓意就是本方国似虎,高大威猛,其它方国不是我的对手,象征着该方国的权威,崇尚猛兽和武力。
可惜,这样一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国宝,安静地躺在日本人的博物馆里。
第二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朝的一种镶嵌质地乐器,国宝级文物,收藏于奈良东大寺宫内厅正仓院
这个琵琶是传世的孤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五弦。实际上,唐人管四弦琵琶叫琵琶,管五弦琵琶叫五弦。此种五弦琵琶现已失传,在中国,只能在敦煌壁画上看到飞天弹奏此种乐器。
这个琵琶的另一个珍贵之处,是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在此琵琶上发挥到了极致,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太漂亮了
唐人的审美真不是吹的
此琵琶通体用紫檀木制成,捍拨是一大片玳瑁做的,上面用南海夜光贝镶嵌出椰子树和胡人骑骆驼弹琵琶的景象,其中有一块夜光贝特别大,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唐代螺钿。腹板、额面、转手、琴头处分别施有螺钿装饰,背面以螺钿饰有大宝相花、含绥鸟、飞云等纹样,花心叶心间,涂以红碧粉彩,以金线描之,其上镶以琥珀、玳瑁之属,极为瑰丽工巧,炫目至极。
这件乐器是安史之乱后,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后收藏于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仍保存完好,有时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对待文物的精神。
第三件:曜变天目茶盏
曜变天目茶盏,产于我国宋代福建,属于建窑品种,宋人斗茶所用,全世界仅存3只半,3只在日本,半只在杭州。
曜变,是“宋代第一茶器”建盏中至高无上之釉色,瓷釉和窑火在极致幻变的氛围下偶然才能生成一盏。其特点是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
中间为东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那只
宋代灭亡后,“曜变天目”随之失传,中国境内不复存焉。日本人因钟爱茶文化,在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各收藏一只,其中尤以东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这只最为变幻莫测。日本人形容其为碗中宇宙,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努力,中国的一些专家近几年已经光复了曜变天目烧制技艺。
第四件:金银错狩猎纹铜镜
金银错狩猎纹铜镜,民国年间出土于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后被日本人所得,藏于日本永青文库
年夏秋之际,洛阳一带突降暴雨,金村部分地面塌陷,数座东周大墓重见天日,各国文物贩子蜂拥而至,数千组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金银错狩猎纹铜镜就是其中之一。
该镜圆形,直径17.5厘米,小圆纽,饰有六组金银错纹饰,其中三组为错金的涡纹,三组为错金银的图饰,其一为披甲骑士持剑握缰刺猛虎,其二为两兽相斗,其三为展翅欲飞的凤鸟。
其质地精良,错嵌金银,结构对称,尺寸得当,寓意丰富,图饰逼真,是东周时期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其骑士刺虎图中的人物,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出现在镜面上的人物形象,因此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其制作技术和制作艺术都足以证明其是独一无二的国宝级文物,可惜流失日本。
第五件:红白芙蓉图,南宋画家李迪绘制,绢本设色画,共二幅,尺寸25.2×26cm
红芙蓉图
白芙蓉图
该画作红、白芙蓉各一幅,描写写实,用笔纤细,色彩层次微妙,富于情趣,利用余白的画面空间,显得自然静谧。画面的左上部有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的作品。该画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
这两幅画原来是圆明园的藏品,英法联*火烧圆明园后,下落不明。后来在日本出现,入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除了这五件国宝,还有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日本,最珍贵的应当是北京人头盖骨。抗日战争前,中国人在周口店发掘了5只北京人头盖骨,抗战开始后,日本人千方百计掠夺,于年成功夺得,但不久就制造了一桩悬案,造成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但十有八九仍在日本人手里。
本文由通史不打烊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