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辋川去
再读王维的《辛夷坞》。
辛夷花又叫玉兰、木兰,是普通的花。如果要说特别,一是它开得早。刚进三月,就开了。光秃秃的枝条,顶着硕大的花,让人担心随时要掉下来。二是开在杪头,六瓣,或八瓣,肉厚,红白两色,像极了芙蓉(荷花),所以又叫木芙蓉。辛夷与桃花相类,花谢了,叶子才生。
它的名字很好听,但没有多少人注意它。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笔下的辛夷花。这是怎样的花?在空寂的山谷里,自顾自地开,缤纷夺目。无人观赏,也不在乎谁来观赏(说孤芳自赏,也没有什么不好)。开,云蒸霞蔚;落,也不哀伤。四下里,还有青苔、倦鸟、白石、浅滩,空山也极悠闲,没有长安的喧嚣,也没有令人心烦的俗世乱象。眼前,不再是一朵或一片缤纷的辛夷花了。诗人悟得维摩诘智慧,想,做一枝辛夷花吧,好了。
五十六岁的王维,已经过了几辈子。初入长安,妙年洁白,风姿郁美,诗、画、音乐天赋异秉,一曲《郁轮袍》,博取玉真公主倾慕;二十一岁,慈恩塔下题名状元郎;娶美丽的博陵女子崔小妹为妻;与祖咏、裴迪、孟浩然诗友同游;屡得张九龄丞相擢拔……谁又能料到,他还经历伶人舞*狮子被流放;三十一岁时,崔小妹溘然离世;遭叛*劫持受了伪职……
浮沉之后,他回到辋川,他要寻找灵魂的安放之所。
辛夷花,便是最好的遇见。他写下了《辛夷坞》。
读书的时候,学这首诗,没有太在意。印象里,老师说过,写文章,不仅要写眼里的,还要写出心里的。后读到汪曾祺,汪老说过类似的话,“写东西,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辛夷的秀发和凋零,大概就是王维心中的情致吧。
《辋川集》有二十首,写了终南别业二十处小景,这是第十八首。读过这首小诗,立马就去找《辋川集》,在诗里寻找“坐是禅,行也是禅”的王维。并产生一个想法,得了空,要去辋川,看辛夷坞里的辛夷花,看华子冈,看鹿柴,看孟城坳,看宫槐陌……
月在窗外。明天又是中秋了。中秋,是最具情致的节日,家人围坐,赏最圆的月,吃最美味的月饼。秋分过后,就是寒露了。
年怕中秋月怕半。夜风起时,多少有些说不明的感受。
.9.20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