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村庄概况
周刘家自然村属于梁家桥行*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芙蓉片区东北部,这里过去位于古芙蓉湖,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村庄形态顺应水系形态,呈线性发展,梁中路贯穿其中,是周刘家村内的主要道路。依托梁中路,与常芙东路、芙双线连接,对外交通便捷。
周刘家村区位图
●●●
●●●
周刘家村鸟瞰图
周刘家村约有户人家,面积余亩,包括耕地、池塘和宅基地等,村庄渔业、农业资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芙蓉片区中自然环境保持良好且拥有较好湿地景观的村庄之一。
座谈会
在横山桥镇乡村振兴建设指挥部会议室,指导老师华晓宁副教授、常州乡创联盟负责人杜文辉、周刘家村的刘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了座谈会。在会上,刘主任介绍了周刘家村的地理概况、产业分布、村民收入等基本情况,并提出了自己对周刘家村旅游业发展的观点和创意。指导老师华晓宁和乡创联盟杜文辉对周刘家村的旅游路线规划和建筑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意见,并鼓励我们打开自己的脑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座谈会
座谈会上,我们和刘主任进行了充分交流以了解周刘家村的发展现状。我们详细咨询了周刘家村村民的工作、出行、教育、文娱等情况,还了解到芙蓉鲜螺、百叶等当地特产的产销信息。
进村调研
为了更具体地掌握村庄情况和建筑数据,我们再次走进周刘家村,一方面通过采访村民获知地域特色、生活习惯和建筑历史,另一方面实地对房屋进行测绘和考察。
采访村民
走进周刘家村,村民十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位村民周先生。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周刘家村以周姓和刘姓两大姓氏得名。村庄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土地承包和进厂务工的浪潮,至今他们的土地仍然整体承包给外地人并获得相应的分红,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在于工厂务工,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养鱼和经商。此外,我们还征求了他们对村庄建筑改造和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采访村民
建筑测绘
为了更好地完成房屋建模和建筑改造,我们对旅游的重点规划区域进行了房屋和路线的实地勘测。我们将结合测绘数据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功能分区和重要节点的外立面改造。
临湖调研
●●●
●●●
房屋测绘
初步成果
建筑改造
位于村内两条主要道路交汇处的心形水塘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核心,我们的改造设计也选在水塘西侧的一组沿街建筑,作为联系主要道路与水塘乃至村庄深处的街巷的文化商业建筑群。七、八个建筑单体现状或为住宅,或为车库,我们在其中置入了4种新的功能:
螺蛳生态体验馆
螺蛳生态体验馆,呼应当地芙蓉鲜螺养殖的特色,进行螺蛳介绍、产业展示与体验、产品销售等;
“小西湖”画卷
民宿,村庄、池水、长廊、湖中亭台……勾勒出一幅田园“小西湖”画卷,为客人带来最亲近田园自然的体验;
咖啡馆
咖啡馆,一侧面向主要道路,一侧面向水塘,既可让人坐在这里放松心情又能引导游人走向水塘观赏美景;
临水戏台
临水戏台,在双休日、节假日等旅游旺季可进行演出,游人乘船或在水塘中木栈道上观看,在平时也可成为村民交往和娱乐活动的场地。
同时通过建筑群内部的流线设计促使游人在这里停留互动、进行消费。
建筑改造平面图
文创设计
为更好地塑造和宣传芙蓉文化,我们为周刘家村设计了Logo、文创产品、吉祥物和插画。
Logo中芙蓉片区的芙蓉,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木芙蓉,而是意指荷花。周刘家村,是芙蓉片区中拥有较好湿地景观、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自然村。所以在Logo形象设计上采取了荷叶的意象。“荷叶”由10片大小不一的花瓣交错形成,意指田野与湿地湖泊交错构建了周刘家村的地景。周刘家村四个字均为毛笔纹样的手写体,其中“家”字的“豕”部分被变形为了一个螺蛳,代表了此处较为出名的螺蛳特产。文创产品、吉祥物和插画也都选取了荷花、螺蛳等芙蓉特色。
周刘家村Logo
●●●
●●●
文创产品设计
吉祥物设计
●●●
●●●
插画设计
后续工作
在建筑方面,继续进行平立面的深化设计,合理布置内部功能,外观效果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在宣传方面,我们准备打造线上云养殖平台进行商业宣传,并剪辑此次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结性vlog;在文创方面,我们计划进行村庄风景绘制,并添加文化元素如荷、藕、水、桥、舟、白鹭、祠堂文化,设计特产芙蓉鲜螺作为吉祥物,还将进行水中景观设计和休闲广场的功能分区设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图片
常州经开支队周刘家村分队
文创
朱宏基金元宝武欣晔
文案
杜浩宇于文爽
编辑
杜浩宇
审核
万蓓蒂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