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桂花季,早出晚归拍视频,从10月14日至18日,有五天之久,弄得困乏不堪。不过,我在杭州看了这么多年桂花,还是头一次能够连续追看一周。有不少难忘的片段,截图以记之。
10月14日在湖边,大风,阵雨。
风雨亭,及亭畔桂花:
孤山桂花:
放鹤亭外,狂风吹得香樟树枝和湖边柳枝摇舞不止,亭中,一老者淡然舞剑。
风动枝摇:
西泠印社山顶平台看桂花,这一树右侧(未出镜的)是四照阁:
四照阁,茶客似乎在写明信片:
印社柏堂、竹阁间桂花:
曲院桂花(右侧,这一株开得零落):
木芙蓉和桂花(右):
走到红绡翠盖亭廊已是暮色沉沉,站在廊前桂花树下,拍廊柱和檐栏框出的秋色,忽闻一阵急雨声,骤雨透过树枝,直打到脸上来,而对面框中秋色,亦隔了一层白蒙蒙的雨帘。是秋天的雨了,一时声响很大,却觉得四下安静,世界隔离在雨声外了,雨也仿佛只打在我一人身脸上,真有一种孤清的感觉啊,想起里尔克两句诗:“我的头上没有屋顶,雨落在我的眼里。”
雨渐止:
波香亭畔一棵好桂花。许多的桂花树,花季里多了颜色,忽然显形了,而在平常,如雨滴入水,于万千绿色中,又是多么泯然无闻啊。
一片连绵:
归途中的老人,在桥上走着,被忽然起飞的野鸭惊到。
园林陷入寂静。我也该回家了。
10月15日在灵隐天竺
雨后天晴,空气格外清透,早晨在灵隐,桂香阵阵,仰头看蓝天上白云飘移,景致正应了那几句诗:“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不时风起,吹动槭树细枝,晨光彻照下,叶色分外明媚。游人从殿宇前走过,殿宇广大,衬得人影好渺小。
可爱的球桂
香客将要步入桂花树下
法云村,游人侧身看桂花
茶馆广告
经后山竹径前往上天竺,环卫工在前头清扫台阶。
上天竺风中之桂
茶馆在庭中摆出当季商品,玻璃瓶里装的是糖桂花。
岔道旁,桂花树下,有一女子坐野餐垫上,用自带的小瓷杯啜饮。看我拍垫子,她主动招呼道:“要不要喝杯茶?”
天竺茶叶店多在自家茶座上摆放瓶花
茶农已开摘茶树花,焙干后作为干茶售卖
某茶摊上一小匾鲜桂花
10月16日花港观鱼,多云天
绾波亭侧桂花含苞:
柳色渐残,木芙蓉盛开
花港红鱼池畔有小片柿子林,傍晚见那边热闹,原来园林工人上树摘柿子,几个游客瞥见了,便上前讨要,说“想尝尝西湖边的味道”。树下落着许多果子,都已摔烂了。
濠上乐长廊外,一树桂花盛开着。
10月17日多云,从满觉陇到虎跑
四眼井的某酒店,被桂花树包围着,不时有游客走到树下拍照。
石屋洞,桂花下的游人
满觉陇村道旁一株丹桂开得耀眼。有一男一女两个本地人走过,女士指指此树说:“这株桂花多少到门,多少漂亮!”
垃圾站,壁上图画
满觉陇的茶馆、食肆、农家,以种种桂花名目招徕游客。
饭店的菜单(桂花龙井虾,桂花竹林鸡,桂花糖年糕,桂花栗子羹),店面门框两侧、内外餐桌,皆有桂花装饰。
店内餐桌亦有桂花
桂花树下聚餐,餐桌一角(右)放着桂花枝,似是跟老板讨来的:
茶馆广告
路边摊之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酒
桂花栗子年糕
此地产业:糖桂花
桂花茶与桂花干
糖桂花与农家柿子
满陇桂雨公园,一坡桂花
来到虎跑
右下一角桂花
情侣在高处平台上携手赏花,真是理想的游玩
这扇月洞门额题“一段秋”,门内植桂花树,再相宜不过了。
抬头望桂花的本地人说:“尽该(拣)香。”
提着虎跑泉下山
10月18日多云,从花港到净寺
又一个好天:
从长廊这头望得见对面蒋庄两株桂花树:
一小哥在长廊这头写生
一对母女驻足观看
看完小哥的画,想起前天园林工人摘柿子,前行几步,又去看柿子。意外在红鱼池边草丛里发现一只落在草上、得以保持完整的果子,惊喜啊,捧到湖边长椅上去享受。吃完准备到魏庐,复过柿子林,竟又见两名园林工人摘柿,本想录一段视频,他们已要收工了。其中一位握着两只果子,朝我伸出手——“想吃吗?送你两个吧。”“谢谢,谢谢!”
魏庐
魏庐一刻,廊外桂花静静开着
净寺,山门前桂花树高过“南屏晚钟”碑亭
寺内
桂枝垂垂
正拍着,一只松鼠沿着檐边溜过来,跳到了桂花树上
大雄宝殿后、演法堂(宗镜堂)前桂花树
前往演法堂的侧路上,一位法师独自徘徊
从演法堂俯视,台阶两旁桂花茂密
红*绿蓝
最后的桂花,是临走看到的这两树,种在不知是客舍还是僧寮的庭院中,亭亭如盖,落日余晖照来,满树*花如蒙金纱,堂皇令人屏息;俄而又见白鸽归巢,自大雄宝殿檐顶飞回,掠过桂花树顶,落在二楼走廊围栏上。不由心中唯唯,但愿年年闻此芳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