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早年曾经拍过一部叫做《百花深处》的短片,是以寓言的方式讲述了老北京城一条叫做“百花深处”的胡同在城市的改造中历经拆毁,搬迁,让在胡同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无所适从的故事。这部片子对我们这些自诩搞文化的人来说,简直是感同身受,看完有如鲠在喉却无法言说。以陈导当时的地位,拍这样一部只有10分钟的短片,我们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情怀”。
在北京也真真实实的存在这么一条胡同并且幸免于拆迁的命运。《北京琐闻录》中记“百花深处”载: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洗漂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天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菊澄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时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花是从古至今美好与爱意的象征。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分馆最近正在举办《中兴纪胜》主题的南宋器物展览。其中,有很多金银器可谓是“百花深处”。到底有什么样的花呢,一起来看看吧。
1.水仙:陈官人宅用金花银台盏
浙江义乌柳青乡游览亭村宋代窖藏
扬之水先生在《奢华之色》(这套书很好,强烈建议大家去买一套)中写到:“‘台盏’原是酒盏与酒台子的合成,它是酒器中的一种固定组合。酒台子便是承托酒盏之盘,不过盘心突起如一倒扣的小盏以为承台,因此得名。宋人称水仙花为‘金盏银台’,便是由此类酒器而来。”
义乌七幅台盏的酒盏与酒台子均为葵口,口沿各錾缠枝卷草,纹饰鎏金,圈足外侧铭曰“陈官人宅用”。
里面的纹饰很精美,描绘的是饮酒图案,可惜展览现场看不到太细节的内容,可以通过图录上的图片看出来。
2.葵花:南宋金葵花盏
金盏一对,整器呈六曲葵花形,每一曲各錾折枝花一种,分别为牡丹,栀子,芙蓉,桃花,山茶和菊花,盏心一朵花中花,中心花蕊突出。圈足底缘錾刻一周毬路纹。宋人所谓“葵花”,为锦葵科的蜀葵,*蜀葵之类。葵花为宋人常用,见于绘画与诗词,成为当时习用的金银酒具造型之一。
别看“*蜀葵”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常吃的“秋葵”的花。
3.梅花:南宋银鎏金梅梢月纹盘盏
梅梢月纹盘,盏各一件,皆作五瓣梅花形,盘底无足,宽沿。盘内与盏内皆捶揲鎏金凸花如浮雕,画面为梅花临水,新月当空。
4.菊花:南宋银鎏金菊花盘盏
盘盏皆重瓣菊花形,盘为32曲菊瓣,盏为24曲菊瓣,盘与盏中心突出,打作花蕊,花瓣边缘与花蕊皆鎏金。
5.芙蓉:南宋金芙蓉花盏
芙蓉本是荷花的别名之一,这里的芙蓉是指锦葵科的芙蓉,与水芙蓉相对,他也称作木芙蓉,王安石《木芙蓉》中写道:“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就是此花。此盏以錾花纹做层叠渲染,由花心向外以线细錾脉理。
除了这些花,本次展览里面还有好些花卉题材的器物,有兴趣的朋友们还可以去现场看一下。
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超越我们现代人的想象,往往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会让我们吓一跳。这些以花为主题的器物,必定是基于当时人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其实,也可以理解,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加亲近自然,更加向往自然。
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一朵才是你心中的那朵“花”呢?那朵花是金属的,瓷的,还是真实的呢?花是生长在自然界的,还是你心中的呢?
赏花路线图:
推
荐
图
录
戴维德基金会图录最新到货!!鸡缸杯?元青花?汝窑?官窑?以清宫旧藏为标准的系列收藏是怎样一个水准?个人收藏是如何成为如今大英博物馆的半壁江山的且看戴维德基金会只要:元!!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跟我们联系
联系人“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