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观艺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TUhjnbcbe - 2021/9/14 18:00:00
发展期白癜风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25/4263363.html

·

芙蓉

·

画丨莫睿

工笔画以线为“骨”,以色为“肉”,色彩被限制在线条轮廓之中,技法基本以平涂为主,有富丽堂皇的重色,也有雅淡清质的淡色,所以丰富的色彩语言会使艺术作品更有渲染力。

初看到这幅画时,并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但随着深入的赏析我竟被这丰富的色彩吸引到无法自拔,作者的这幅作品明快柔和,爽朗大方,如同饮茶甘甜又回味无穷,毫不矫揉做作,所以看这幅画整个人都舒畅了许多。

局部

木芙蓉晚秋开花,花大而色丽,代指美人,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诗词歌赋中,经常可以看到“芙蓉”。

作者笔下的芙蓉清雅高洁,大气自然,但又不失细节的刻画,放大再放大我们可以看到花瓣上有着清晰的纹路。

“自古红蓝出CP”

看到这个局部时我的心狠狠地跳了一二三下,可能是我个人很喜欢红蓝搭在一起的感觉。红芙蓉隐在整幅画的最后面,丝毫没有争芳斗艳的感觉,很平静的衬托着白芙蓉。而红色和蓝色在一起也没有很强烈的感情宣泄,更多的是沉着冷静。

在谢赫“六法”中有随类赋彩,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芙蓉花的叶子本是绿色的,但是在作者的主观处理下成了枯*了的叶子,对叶子赋了新彩,但在整幅画中又极和谐舒适。

同样的还有下面的蓝叶子。 

开头讲了这幅作品的颜色很丰富,讲到这里发现作者这幅画中的色彩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很有趣味性,我想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西方绘画的影响。

传统绘画的色彩是以客观为依据,围绕传统审美去实现主观意象的表现,然而当发展到一定地步后就会对色彩的发展产生束缚。西方绘画随着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潮流进入了中国,这种影响是广泛且深入的,推动了工笔画的复兴和发展。

并且我们活在充斥着数字科技的时代里,当代很多画家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潘天寿说:“色凭目显,无目即无色;色为目赏,不为目赏,亦无色也。故盲子五色,色盲者无色,不为吾人眼目所着意者,亦无色。”道出了色彩的重要性。

文丨WUHUUA

观照自然·新文艺生活方式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艺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