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TUhjnbcbe - 2021/9/12 19:03:00
美丽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27/6285098.html
一年四季,最不喜欢的就是夏天。每每到了夏天,除了在空调房里呆着,任何事都很懈怠。那些和风花雪月有关的事,统统抛之脑后,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除了续命必须浇水外,任其荒芜,白天抵挡不住烈日的暴晒,傍晚抵挡不住蚊子的轰炸。前几日,看到一篇有关古人对于颜色的雅称的文章。“滴酒沾唇泛酡颜”,用“酡颜”来形容饮酒脸红的样子;“若草”,众多绿色的一种,刘禹锡有诗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有《迎春歌》里,“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其中的藕荷,指浅紫而微红的颜色。忽然心动,如此富有诗意的“红”和“绿”,说的不就是夏日里绽放得最为热烈的荷花吗?第一次被铺天盖地的荷花所震撼,是在很多年前的武义。武义盛产宣莲,据《宣平县志》记载,宣平莲子为清朝贡品,是中国三大名莲之一。当地农民以种植宣莲为生,种植面积极广,田园山野,房前屋后遍布,走在田埂上,一伸出手,随时可以触碰到。那时刚入单反不久,懵懂无知却充满新奇,当时去的时候正值荷花盛放期,一大早起来,被周边上百个品种的荷花所包围,淹没在其中,忙得不亦说乎,脚上沾满泥巴,身上沾满露水,因为欢喜,花不醉人人自醉,那种微醺的状态,一辈子难忘。对于荷花,有湖沼池塘之处,貌似普通可见。但因荷花的独特魅力,于文人骚客来说,一直是文思泉涌的源泉。一池荷塘,赏荷者,拍荷者,画荷者,络绎不绝。“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春来,荷叶初发,嫩苔出水,游鱼嬉戏其间;夏至,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降,荷花谢荷叶稀,残荷听雨最撩人;冬临,山川寒湖水瘦,荷杆独卧,静待春暖。曾经对荷花、莲花、睡莲和水芙蕖、芙蓉等名称傻傻分不清楚。这些年对植物接触多了些,才有所了解。实际上,就只有两大分类,莲和睡莲。睡莲花色和形态变化多端,莲的变化相对比较少。莲:Nelumbonaceae(莲科)Nelumbo(莲属)。莲的花柄和叶柄都高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花瓣通常为粉红或白色。莲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莲的别名,比较口语化的称法。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莲,芙蕖之实也”(莲,荷花的果实);“荷,芙蕖叶"(荷,荷花的叶)。睡莲:Nymphaeaceae(睡莲科)Nymphaea(睡莲属)。叶片表面油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如睡美人般睡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有V字缺口。花也常浮于水面,昼开夜合,所以得名“睡莲”。其中名画《池塘·睡莲》,是莫奈以睡莲为主题的重要晚期作品之一。

睡莲

芙蓉和芙蕖解释起来有点复杂。莲花又名芙蕖,也叫做芙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的芙蓉指的是“水芙蓉”,即是荷花。木芙蓉有别于水芙蓉,为乔木植物,记得小时候村舍边上有成片的木芙蓉,花开粉色,温婉大方,那时候女孩子取名“蓉”字的很盛行。成都叫做“蓉城”,因为当年孟昶在成都遍植木芙蓉,所谓“花重锦官城”,指的就是木芙蓉。

菡萏

扶渠

芙蓉

在古代,荷花的不同状态可以细化成菡萏、芙蓉、茄和扶渠。《说文解字》里面,“?也”其实就是“菡萏”。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特指含苞待放未开的荷花。扶渠。指的是开放的全株荷花,而芙蓉是特指开放的荷花中的花的部分。《尔雅.释草》中:“荷,芙蕖;其茎茄”,也就是说茄是指荷花的茎。古人真的很有意思,若是放到现在,一群人指着一大片荷花,直白地大声嚷嚷:喏喏,这荷花太漂亮了!对于莲,文人多有所颂,老少皆知的,那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涟漪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通过咏莲来形容人品的洁身自好。其实,在我看来,植物扎根于大地,不管长在淤泥、野山、碎石还是荒漠,只要是对的环境和提供它足够的养分,都能做到于淤泥而不染,濯涟漪而不妖。做人,亦是如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