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笺,又名浣花笺、薛涛笺等,其实是一种胭脂版纸笺,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
故老相传,其名扬天下是与蜀中女校书薛涛相关。
《薛涛小传》云:“涛,侨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笺,裁笺供吟,应酬贤杰,时谓之薛涛笺。”
唐朝女诗人薛涛不但会做诗,还擅长书法,平时与文人墨客过从甚密。
她生活中每天要和纸墨打交道,对纸质的要求自然也十分明确,不但要求纸质细腻、融墨如意,还要在视觉上有色彩、有花纹。
而当时的纸张大都比较粗糙且色泽单调,远远不能满足文人们的要求,薛涛就考虑自己制造优良的纸种。
手工造纸工艺相当复杂,既要有好的造纸原料,又要有好水。好在成都地区盛产竹、麻、木芙蓉等原料,又有水质极好的浣花溪,该溪水含铁量低悬浮物少,硬度不高,抄造出的纸张洁白光滑,“凡纸张所取之色皆不变而益光艳。”
薛涛先是在浣花溪百花潭畔买了房子,雇了工匠办起了造纸作坊。她设计了一种便于写诗、长宽度适宜的笺纸,以十张为一榻,使用十分方便。
薛涛根据前人用*薜叶染纸的原理,以芙蓉为原料,煮烂后加入芙蓉花末法,制造彩色笺纸。
薛涛也用这笺纸书写了她与元稹的绵绵情意。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当时,薛涛多与名家唱和交往,其中真正让薛涛动情的是元稹。
时任监察御史的元稹奉命出使蜀地。元稹慕名而来,薛涛也久闻新乐府诗派的元稹之名,两人倾心交谈,作诗酬答,遂为知己。
相别时,薛涛即作《牡丹》诗赠元稹归京。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泪水打湿了那深红小笺。
后来,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在那淡淡的桃花色浣花笺纸上,好好题上一首诗。
红笺,就此作为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被文人墨客用来题诗、写信。
红笺,也由此成为抒写男女离情、相思情意的代名词。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谒金门·春又老》
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酒醉之后,红笺作信,写不尽的相思之情;只是相思益盛,越发徒增烦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