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
四
节
气
之
寒
HANLU
露
农
历
八
月
二
十
二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寒露简介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
寒露三侯
■
一候鸿雁来宾:
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华:
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逐渐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观红叶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慢慢催红了云林的枫叶,层林尽染,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纬度范围比较大,各地的红叶在辽阔的大地上呈现的时间是不同的。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河以北。
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寒露谚语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重阳无雨一冬干。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寒露诗词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木芙蓉》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END—
往期回顾(秋季节气)
二十四节气赏析
秋分
二十四节气赏析
白露
二十四节气赏析
处暑
二十四节气赏析
立秋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