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XIAOHAN
寒
跨过小雪大雪的料峭,刚刚又经历了冬至的凛冽,倏忽间,时光便瘦成了天寒地冻的小寒了!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此时一般为腊月,即一年中极其寒冷的月令。寒冬已至,春天不再遥远。现在让我们跟随节气小使者王雅萱同学来了解小寒。
小
寒
三
候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气
候
特
征
小寒,一个“小”字,似乎将隆冬的寒气化解了许多。小小的寒,人间尚未到最严寒的时候。但其实,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所以自古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时节,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
传
统
文
化
小
寒
习
俗
备年饭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为春节备货。
冰戏
《宋史》记载:“故事斋素,幸后苑,做冰戏。”北方各省入冬后天寒地冻,冰期长久。在冰面较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赏梅
如果说,雪是小寒的天使,那么,腊梅应该就是小寒的精灵了吧!小寒时节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同学们可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
小
寒
养
生
现在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时候,所谓“阳极则阴,阴极则阳”,冷到了极点,养生也应该格外注意。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小学生和老年人。
防寒——要护头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为春节备货。
防燥——内服+外用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防外感——双手摩擦面部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至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寒冷的天气人的胃口总是不错,胃口好了难免会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多吃山楂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下面请跟随三年级4班鲍澍同学来学做老北京小吃——炒红果吧!
小
寒
诗
词
小寒的“寒”字下面两点是冰,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古人在这个节气中,也写出了一首首生动的诗词抒发对小寒的感情。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古人凭借经验可以准确预知未来的天气以及粮食收成,并将这些经验总结成谚语流传下来。下面跟同学们分享几句“小寒”前后的节气谚语: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寒潮来袭,天寒地冻,同学们在御寒保暖的同时,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防疫好习惯,平平安安放寒假,开开心心过新年!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