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寒丰富人生的磨炼
TUhjnbcbe - 2021/5/31 16:38:00

甲:人类共同的遗产,中国独特的文化,风雅相伴的时节,天人合一的华夏。

乙:这里是昆吾小学“天地有节,与时俱进”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课程。

我是宣讲员卢伟伟,我是宣讲员韩晓丽。

甲: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乙:让我们在诗人杜耒《寒夜》的诵读中走进“小寒”这个节气。

甲: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经°。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乙: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甲: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乙:伟伟,小寒都有什么节气风俗呢?

甲:晓丽,我知道的有南京的“吃菜饭”。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乙:此外,广东也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甲:冬天我们在节气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

乙: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早晨的慢跑,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还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甲: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乙:小寒到了,到处都是寒冷。寒山,寒江,寒雨,那是天地;寒林,寒枝,寒叶,那是草木;寒乡,寒门,寒窗,那是世态;苦寒,清寒,凄寒,那是人情;寒鸦,寒塘,寒衣,那是物语……

甲:寒暑,乃山河岁月;炎凉,系世道人心。温不增华,寒不改叶,上苍从未厚此薄彼。

乙:是呀!萸信、屈原、贾谊、柳宗元……几乎所有的贬客逐臣,他们,如果不是经历了人生的寒冬,又何来思想与文字的郁郁青青?

甲:循四时之变,应万物之势,品百味自然,歌智慧人生。

乙:同学们,让我们在昆吾小学“天地有节,与时俱进”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课程里去拥抱自然和传统,去亲近诗歌和哲学,去为天地立心吧!

诵读链接: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

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

窦家园里有莺声。

窗前木芙蓉

南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改编:霍朝鹏

解读:卢伟伟韩晓丽

配乐:信息中心

吟诵:诵读链接之吟唱:刘冬颖

审核:李洪亮

编辑:信息中心

濮阳市昆吾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寒丰富人生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