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一首诗,说他人到中年后,喜欢求道。住在终南山,兴致来了就自己一个人四处走走。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就坐下来,看云起。偶然碰到了山中老农,相谈甚欢,忘了归去。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王维
“水穷处”指的是什么?
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乾涸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巅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
首先是顺应自然
水总有穷处,这时人应当如何自处呢?求道的人懂得顺势而为,低谷时便潜龙勿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表面上水势已经穷尽了,但实际只是换了一种形态,云是水气蒸腾的聚集,时机到了自然会变成雨落下来,水又会有的。坐看,静心看清楚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无论是顺水而来,还是水穷而看云,我们都应该接受,有路可走便走,走到尽头了,那就坐下看云,顺应自然,不强求环境和他人要顺应自己的所求,也不因为外境的变化而动摇心境。
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其次是自得悠闲的人生境界
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是身体的障碍,有的是心理的障碍,有的是环境的障碍。
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为了感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