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风俗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古时,人们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已渐渐淡化,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汤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如皋寒冬食俗。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个节气年轻人注意不要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长出痤疮。2.节气养生
进补不要盲目养生中,小寒时节以进补为主,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而需要针对性,并且要有一定的节制性。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锻炼禁忌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五运六气小寒节气为五运六气中的最后一气,为太阳寒水所主,此时阴寒盛极,风寒之气主持天地,故为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气候。而物极必反,重阴必阳,小寒之后,风木之气开始升发,故大寒节气为厥阴风木所司。虽其时阳气渐生,但仍处于萌动状态,故气候仍以阴寒之气偏盛。天人相应,在天为太阳寒水主气,在人体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首,为人体之藩篱,而肺主皮毛、腠理,司汗府的开合,具有宣发卫气、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故为抗御外邪的屏障。3.小寒诗词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给人向往春日的希望。虽说小寒之时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刻,但大雁已经开始北归,喜鹊也已开始筑巢。这冬已经离春不远了~《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给游子归家的归属感。小寒时节,天气到了最冷的时候,然而此时我已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心中无限喜悦。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小寒让人感叹身在江湖而心忧庙堂。天气虽然寒冷,然而诗人他却仍旧保留一颗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让人感叹坚强。看这木芙蓉花朵,虽然处于及其艰寒的环境,却同样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小寒节气,围炉读诗自然不仅仅要读小寒之诗,也要读读这咏雪的诗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日,大雪纷飞,有雪更有梅。红梅在雪中,分外妖娆。白梅在雪中,愈发清冷。老友你说,是雪比梅白,还是梅比雪香。《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朋友呀,你完全不必悲伤于眼前的离别,惊悸于前路的未知,打起精神来吧,这天底下有谁不认识你的盛名!《采桑子》
清·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不是我独独喜爱这雪花的轻狂模样,只是这雪与其他的花朵是完全不同,他的美是孤独的,是寒冬里不可多得的一处美景。《寿阳曲》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那雪,半似梅花半似柳絮。雪中湖上洒脱如斯的渔翁啊,任渔船自行漂游,带他归家,无比的洒脱和自信。只要拥有这种洒脱与自信,明日定会更加美好!华阳房产-
华阳金融-
华阳装饰-
华阳家*-
太溪堂-
保存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