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品节气之美感自然之力双南小学校本课
TUhjnbcbe - 2021/3/14 11:43:00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经°;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一候鸿雁来宾。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华。再五日,“菊有*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麦子难得倒针雨。

麦浇*芽,谷浇老大。

麦浇苗,谷浇穗。

豆见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秋钓边

我国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故有“秋钓边”之说。

观红叶

寒露时节,赏红叶早已成为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满城的枫叶。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上》(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败荷鹡鸰图》(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木芙蓉》(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贵谷子)

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

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

亲爱的孩子们,欢迎来到寒露篇作业自选区域:

1、背一背背一背谚语或诗词,再试着写一写。

2、画一画画一画寒露景象或者做一份手抄报。

3、拍一拍拍一拍跟节气有关的照片或视频。

素材:汤园园

制作:汤园园

审核:张文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节气之美感自然之力双南小学校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