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寒露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TUhjnbcbe - 2021/3/2 14:27:00
北京皮肤科医院那里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经°;一般在公历10月7日至10月9日之间交节。图源:德邻读书会寒露时节,除了岭南地区,全国大部分区域都已入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东北和西北地区甚至已经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图源:中国天气

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是描述露水的:“白露”和“寒露”,它俩有什么区别呢?白露是夏秋的过渡节气,天气开始由暑转凉。白天是夏热,早晚是秋凉,“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而寒露则是深秋的节令,天气逐渐由凉转寒。白天是秋凉,早晚已有冬寒,“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晨露已快要凝结,因而古人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两个节气虽只相差一个月,但在感观上却仿佛相差了一个季节。

图源:网络

对古人来说,寒露节气,才是真正悲秋的开始。寒露之后,真正的寒冷开始到来。

想来也是,古人的物质条件有限,关于寒冷的感受,比现代人更为敏感和切肤,也需要更多的忍耐。

农历九月,最后一批候鸟也踏上了迁徙的征程,草木凋零、*花满地。

于是古人往往将关于温暖的记忆,化作对家乡的眷恋、对亲友的思念;又很容易在秋风中感慨岁月易逝、韶华不再,不禁心情低落、感怀不已。

图源:德邻读书会

不过,悲秋依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绿时”,在这个缤纷的秋天,就让我们去古诗词中寻找属于秋日的色彩,希望大家能感受自然时节的变化,感秋而不伤秋。

图源:林风眠画作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在杭州的友邻,是否有在长假期间去逛西湖呢?

此时西湖里的荷叶,正如诗里写的那样“荷破叶犹青”,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图源:德邻读书会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其五

宋·吴芾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寒露节气的第三候为“菊有*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菊花不畏风寒,秋天的寒露反而令它们更加傲然清美。当然,这首诗里的色彩远不止于此,夕阳下的碧空白云、红叶*花,还有芦苇荡漾,美不胜收。

图源:齐白石画作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秋日最常见的色彩,自然是草木的金*,而这金*也是谷物丰收的颜色。丰收后的谷物用来酿酒,更是馥郁芳香。

图源:德邻读书会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秋日里开的花,除了菊,其实还有艳丽的木芙蓉。木芙蓉和莲花,花型相似,因而木芙蓉又名“木莲花”,而水中的莲花又名“水芙蓉”,两者名归一宗。木芙蓉开于深秋,丰姿绰约、占尽风情。

图源:德邻读书会

秋日即事八首其四

宋·郭印

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斋妆

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

寒露到了,重阳节也不远了,北方地区亦有寒露登高的习俗。若是在国庆期间因担心景区人满为患而宅家未出的,不妨之后挑个晴朗的日子去爬爬山,登高望远、亲近下自然吧。

图源:德邻读书会

编辑

kasumi

德邻读书会

(本文部分插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谢谢!)

期待您的点赞、在看、评论和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露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