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向阳娃节气课堂寒露人间最美清秋天
TUhjnbcbe - 2021/2/28 17:20:00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bdfyy/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寒露

年10月8日庚子年八月廿二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不同于白露的暑消微凉,也不似霜降般寒气更甚,寒露过后,昼渐短,夜渐长,凝露成霜,寒意愈盛。

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清,少雨干燥;北方深秋已至,露重夜凉,冬寒初露。

秋已浓,秋风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缝隙,凝结成寒露,寄去最深的思念,带来最美的祝愿!

寒露至,天愈冷

寒露,意味着寒气袭人,深秋将至。

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傍晚王安石在院子踱步,秋风阵阵觉得太凉了。想起了远方的好友,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的由来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关于寒露,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此时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也更多,原先地面上晶莹的露水将凝未凝,皎白成霜,带有点点寒意,故名。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橘绿时。

伴随“寒露”而至的浓浓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水为蛤;三候菊有*华。

元稹的“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说的就是寒露三候中的“雀入水为蛤”。

一候鸿雁来宾。

自白露开始,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了。到寒露前五日,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古人称之为“宾”。

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茫茫尘世,岁月悠悠,轻叹流年,几十年匆匆岁月,弹指一笑间。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

深秋天寒,鸟雀不见,海边出现蛤蜊,因贝壳与雀鸟很像,古人便以为是雀鸟变的。

感寒露之萧瑟,听鸿雁之匆忙,望鸟雀之惆怅。

一叶千秋共享,难尽岁月衷肠;虽道真诚已大海,点滴融安康!

三侯菊有*华。

再五日,菊花盛开,遍野金*。华,通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因此说菊有*华。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华”的记载。未经寒霜,不染浓烈,让岁月在不冷不热的清凉里,舒一口长气,留个岁月静好,安之若怡的念想。

秋风渐冷,寒露来,菊花*,愿向阳娃静赏人间时节菊花香。

寒露习俗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秋风多情,将相思寄于一片秋叶,相思便红了满树。将相思寄于一棵枫树,相思便红了满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愈红,相思愈浓。满山红枫,便是漫山相思。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人间如此多娇,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趁秋意正浓,寒冬未至,携一二好友,赏美景,吃花糕,也别有一番风味。

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只剩花枝在寒风中飘摇。

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

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秋季干燥,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俗话说“一碗寒露汤,不用医生帮”。寒露前后,在饮食上需要“减苦增甘”,一些清甜滋润的汤品最适宜在此时饮用。

寒露寄情

虽然秋风瑟瑟,

但在天高云淡中,

能感受秋日的宁静致远。

在漫山遍野的红*橘绿里,

有着四季交替时的绚烂美。

其实万物并未凋零,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所有分别,都会在别样的时刻重逢。

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袅袅的凉风吹动,凄冷的寒露凝结。花衰荷破,凉风习习,入眼处都是一片衰败的景象,只觉梦醒秋凉。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秋明空旷,白日将变得幽晦,天寒夜长,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木芙蓉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寒露丛中,残荷亭亭,这样的景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人偏爱于春暖花开,有人钟情于夏日艳阳,有人陶醉于秋高气爽,有人执着于冬雪素裹。其实,仔细想来,人生何处无风景呢?“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懂的人眼里,也是美不胜收。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二十四节气中,“寒露”二字最是冰清玉洁。寒露之后,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露寒而冷,繁华不再。在这样的景致里,看庭前花开花落,年年依旧。赏天边云卷云舒,去意无留。

不管四季如何更替,人生如何悲欢离合,愿生命总有恒常的温暖,美丽。

今年寒露,

恰逢长假最后一天,

宁静致远,万物皆有春意。

寒露,人间清秋时。

拥秋入怀

感受轮回的生命之美。

编辑|王丽莉

审核|魏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阳娃节气课堂寒露人间最美清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