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二/十/四/节/气
霜
降
霜降·简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经为°;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
↓↓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降之日“豺祭兽”,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二候草木*落/
后五日“草木*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三候蜇虫咸俯/
再五日“蛰虫咸俯”,咸是皆,俯首帖耳的“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
↓↓
霜降·习俗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讲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
↓↓
霜降·诗词
《和陈述古拒霜花》
[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
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
细思却是最宜霜。
这是大文豪苏东坡对木芙蓉的赞美,因为在秋风至,百花凋萎的霜降时节,木芙蓉却在这时候开花,意赞其不畏霜冻,凌寒绽放。
↓↓
↓↓
霜降·三防
霜降三防
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二防秋郁: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
↓↓
霜降·江大美景
一场秋雨一场寒,仲秋已至,寒气渐至,天气渐凉。"江大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霜降之下的江大,虽然多了点寒气,但却多了在秋冬之际特有的韵味,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美景吧。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愿君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
品一盏好茶,享片刻宁静
THE
END
审核
赵钧陈俊明
编辑
雷炳环
文字
熊骏捷
图片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