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是什么种子?”
“这个花好漂亮,有几种颜色,它叫什么名字?”
10月31日一大早
岚皋县巴山珍稀植物园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来自岚皋县佐龙镇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孩子们
他们正在这里开展主题为
“探索植物生长奥秘,思考人生生命规律”
的自然教育活动
活动中
孩子们在引导老师的带领下
一边收集植物的果实、叶片
一边听老师进行实物讲解
沉浸在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中
学生彭紫桢(录音):我认识了一种花叫木芙蓉,它有三种颜色,可以变成白色、粉色和深红色,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变”,真的好有趣!
“三变”木芙蓉
学生晏梓桐(录音):我收集到了很多种子,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用这些树叶和种子做成了一只很完美的小松鼠,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今年10岁的王立琴爸爸妈妈长期在外面打工,一路上,她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显得比较安静。活动结束,她拿着自己和小伙伴完成的手工作品,显得特别兴奋。
王立琴(录音):很开心,我今天的温度是度!因为我今天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认识了许多植物,看到了美丽的小花,还有我没见过的古树,老师让我们寻找许多的叶子做一幅手工,我们做的手工是小鱼。
此次活动由安康市林学会、岚皋县林业局、佐龙镇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共同组织开展。
据岚皋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李九伟介绍,为了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县林业局从年开始就在全县广泛组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在巴山珍稀植物园建成岚皋县青少年自然教育和生态科普基地,在南宫山景区建成森林体验基地,在四季镇麦溪小学建成湿地自然学校并开设湿地自然课堂,截止目前,已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0多场次。
岚皋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李九伟(录音):我们组织自然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自然教育能够更好地认识大自然,了解生命的真谛。
尤其是今天组织的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平时接受的关心关爱可能更少一些,我们全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让他们接受到更多的自然教育,身心得到更好调节,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一步将重点发挥巴山珍稀植物园生态科普作用,让全县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认识保护自然的意义,学习生态文明的理念,建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进而实现他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获批啦!安康这3个老旧小区即将改造,涉及户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