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四时花卉rdquo独缺
TUhjnbcbe - 2020/12/5 15:45:00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围绕中国书画鉴定的话题始终云缠雾绕,故事多多,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令一幅看似平常的作品亦虚亦实,真伪莫辨。

■上博讲坛

昨天,在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识普及讲座“上博讲坛”上,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以自己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访学期间将原被定为清代佚名作品的《木芙蓉图》鉴定为元代王渊真迹为切入口,揭开了中国书画作伪中的一条秘密通道——“割配”。

凌利中在上博讲坛?陶磊

原属于一幅作品的不同组成元素割裁开来,成为几幅作品,或接以其它题跋挪作他用,或再行装裱牟利。

如此一来,书画真迹与生俱来的信息被搅乱了,书画艺术史脉络在其中更显扑朔迷离。遭到割配的书画部分,就像失散在茫茫人海中的亲兄弟,再相见,须等待有识之士,也需机缘巧合。

做一次“割配画作”复原展,是凌利中近期的一大心愿。

鉴定为真迹

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称得上是美国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五大重镇之一,馆藏《木芙蓉图》由弗利尔于年在上海从收藏家庞莱臣手中购得,据传,当时恰逢庞氏过春节搓麻将手气欠佳缺钱,这才不得不将此图“让”给了弗利尔。

《木芙蓉图》

入藏弗利尔美术馆百余年间,美术史家高居翰等人认为《木芙蓉图》非元代花鸟画家王渊真迹,并将其定名为清代无款《木芙蓉图》。

《木芙蓉图》画面以出折枝木芙蓉两朵,叶以没骨水墨挥洒,勾勒以茎,木芙蓉则以线勾兼以淡墨晕染而成,墨气清雅,浑朴而典雅。

凌利中在弗利尔美术馆访学期间,从该馆藏品数据库初见此图照片时,便感觉到其元代气息非常强烈,入库提看原作,认为笔墨纸张、风格气息全属元代,遂展开了鉴考。

凌利中讲解《木芙蓉图》鉴定的经过?陶磊

不久,他发现该画与北京故宫藏王渊《墨牡丹图》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弗利尔美术馆研究员史蒂芬又提供了大英博物馆藏《水墨栀子图》给凌利中。

《墨牡丹图》

《水墨栀子图》

经过比对,他发现:

★三幅作品轴之格式和画风都一致;

★皆有*玠、赵希孔、王务道的题跋;

★且有相同钤印。

考证过三件作品的题跋者、王渊的生平和交游圈后,凌利中判断《木芙蓉图》为真迹无疑,又据*玠“*氏伯成”墨印等信息,考得该画创作于至正五年()正月至正七年()正月之间,为王渊中晚年作品。

遗失的“梅花”

根据画面内容和诗文得知:

“牡丹”代表着春天的花团锦簇;

“栀子花”代表夏天里的一抹清香;

“木芙蓉”代表秋天的一缕幽思;

以此类推,最后还应有一幅描绘冬天的花卉,据推测为“梅花”。

“牡丹”、“栀子花”、“木芙蓉”、“梅花”,共同组成一件以春夏秋冬为题材的作品,整件作品应定名为王渊《水墨四时花卉图》卷。

但“梅花”图至今未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中国书画传统,王渊本人署款应落于最后一开佚失不见的“梅花”图上,所以“木芙蓉”一图上并不见王渊本人署款。

凌利中又根据《墨牡丹图》后面有李升的《牡丹赋》,进而推测其余诸本应该也有相应的题跋。

上博讲坛现场?陶磊

或许是因为画商出于牟利需要,《水墨四时花卉图》卷被分开裁割成了四幅独立的画作,最终天各一方。

但愿“梅花”图仍然存在于世,有朝一日就像深藏于弗利尔美术馆数据库里的“木芙蓉”一般,能够在不经意之间被独具慧眼的人发现,可以重见天日。

凌利中介绍,元代花鸟画家王渊对后世影响颇深,从王渊始,花鸟画逐渐由工笔匠人之气转向文人画以墨代色的“墨花墨禽”,宋代文人参与的君子题材画则得以进一步待续和发展。

上博讲坛现场?陶磊

后世八大山人、沈周、唐伯虎等等或多或少都与其脱不开干系。但王渊的存世真迹极少,如今全球公私藏品中,学术界所公认的王渊真迹大约不到十幅。

凌利中说:

“因为这次的发现,弗利尔美术馆现已修改定名,标为元代王渊《水墨木芙蓉图》,并添加入弗利尔美术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四时花卉rdquo独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