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之前的大喜乐谈笑之中的终身事
《红楼梦》第63回恰逢怡红公子贾宝玉过生日,白天外面人给过了一起子。夜间回到怡红院,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大丫头带着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小丫头,凑了三两二钱银子,找柳嫂子置办了四十碟果子,弄了一坛绍兴好酒,打算关了院门,好好地喝一顿体己酒。
谁知道还没开始就赶上林之孝家的,带着管事女人前来查夜,对着宝玉就是“书”啊,“礼”啊的一阵说教,搞得宝玉的兴头儿去了一大半。好容易打发走了林之孝家的,关了院门,喝起酒来,这一帮人都是丫头子,没有什么文化,也不会作诗,也不会喝令的,平日里充当配菜、烘托氛围还行,今天拿来当主菜,就不合宝玉胃口了。丫头小燕儿还是有眼力价的,提议道:“依我说,咱们还是竟悄悄的把宝姑娘、林姑娘请了来,顽一回子,到二更天再睡不迟。”这可得了宝玉的意,即要相请,索性连宝琴、李纨、探春、香菱一并请来热闹一番。
众人一边占花一边饮酒直闹到四更天方才散去,好不惬意。谁却知次日一乐过后,便是大悲,东府贾敬去世,贾家两府开启了丧葬模式。再之后,贾家一路衰落,黛玉攒的桃花社也草草了事,随着迎春出嫁,一众姐妹风流云散,回看这怡红夜宴,竟是众人最后一次无忧喜乐,不觉叫人凄楚。夜宴之时,大家随手掣出的花签,也竟是各自今后的归宿。自己一辈子的命运啊,就以这样玩笑的方式决定了,更叫人感叹这些女子,纵然生在富贵人家又能如何?还不是身似飘萍,随波逐流,丝毫不能自主。
薛宝钗
宝钗的“艳贯群芳”终是“黄粱一梦”
众人入座后,晴雯拿来了象牙花签,摇了第一次骰子,得了五点。这五数在河图中,原是中宫之数,分与宝钗,也是应着宝钗一直的心思——入宫为妃。宝钗随意抽取一签,竟是花王牡丹,上面题着“艳贯群芳”四个字。
这是好签啊,牡丹是群芳之首,虽然清朝对于牡丹花的使用,没有特殊规定,一定要是皇后才能用。但因为牡丹有花王之号,宫中嫔妃也不会找这个是非,非拿着牡丹花做装饰,叫不怀好意的人拿住把柄,挑唆是非,一般会使用芍药和菊花来装饰自己。无形中牡丹就成了皇后的专利了。不过到了清朝末年,皇室权威下降,任什么人,都敢戴牡丹花了。
端康太妃也不过装饰一朵菊花绒花而已
外命妇没有敢戴牡丹花的
平时也只带芍药花
婉容时,淑妃文秀就敢戴牡丹花了
对于一心要进宫为妃的宝钗来说,一连两次选秀都被取消了,一直要寄住在贾府之中,她心中自是苦闷,此时抽到这样一支签,怎能不眼前一亮?可能就是这样一支签子壮心气儿,第70回上,她咏柳絮才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诗句吧。
薛家从祖先紫薇舍人传到如今的薛蟠,家道已然衰落的不行,在四大家族中逐渐被边缘化。宝钗自幼见到了家族的衰落,心中便生了拯济之心。可惜她是个女孩,在男权社会中,她又能做什么?那个不成器的哥哥薛蟠又指望不上,难不成真要有着薛家如此败落下去?
第55回中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这是多少要强的女孩子的心声啊。
探春
家族眼见着要完蛋了,哥哥又指望不上,那怎么办?薛宝钗要想力挽狂澜只有一条路——通过选秀,博得后宫之位,或可像贾元春一般,给薛家再开一条道路,再延续几十年的富贵。有了这样的心,薛宝钗就不能像林黛玉那样“情情”,她就只能关心时事,关心名利,她求不得自我,在别人要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她只能选择负重前行。
或许有人会讨厌薛宝钗的心机深沉,可是在那样的社会,心底单纯的人背后得有多少替她使心机的人,才能保证她的风花雪月。薛宝钗背后是没有的,她得自己为自己谋划才行,真的看透了这一点的人,你就能明白为何“艳贯群芳”的下面又镌刻上“任是无情也动人”了。
芳官
宝钗命芳官为大家唱一支曲来听。芳官要唱祝寿歌词,众人嫌俗,便令她改了。芳官只好唱了一支《赏花时》:
翠凤翎毛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你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你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
曲是好曲,词却非好词,这是《邯郸记》中的一支,乃是说人间富贵,不过黄粱一梦。这一签也是宝钗的一谶,牡丹花虽好,不过三日新鲜,过此之后,何以为继?奈何将一生寄托于此?宝钗想要自主,却终是为名缰利锁所役,不得出离。
探春远嫁
探春的“瑶池仙品”终落“千里梦遥”
宝钗抛了十六点,轮到探春来抽。探春掣签一看,便抛在地下,笑道,上面有些混话。
众人忙拾起来看,签词和签诗倒无什么,偏偏签注上写着:“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哈。这个象牙花名签子是细长条,画字是自上而下,各占一部分,上是这样的:最显眼的是上面刻的花卉,下面四字签词最大,下面的签诗和签注都是“镌的小字”,签诗字少,自然是二大,签注字多,字自然是最小。
古人的签往往有些心理游戏在里面,签词、签诗、签注相关又不相关,最好是语之模棱,大范围覆盖“吉、中、凶”,这样就可以灵验了。其实最最反应的还是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宝钗抽签后先关心的是牡丹花,嘴上说着不在意,心里却是喜的。
远嫁胜过死守
探春的签,最大的签词不看,二大的签诗,却一眼瞟见了签子上最小的字:“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倘若平日里不想汉子,怎会如此敏感?
探春是众姐妹中,最具反抗精神,最有自主意识的。但她通过理家一事,感受到了贾家的腐朽已经不是改革一番就能解决的,要想不与之同覆,只能找个好人家嫁了。“邦将亡者贤先避”,你盼他们好,教他们好,他们非但不听,还要构陷你,迫害你,你还一门心思跟他们混什么?于是便自解道:“女孩子么,最最要紧的还是找个好婆家嫁了,常常远远地在高枝上,他日就是娘家有事了,自己好歹能说上话。”
这是探春的真心话。她看重这支签,生怕说破了就不灵了,因此大家恭贺她做王妃,要共饮一杯,性情豪放、爱热闹的她竟然矫情起来,非要蠲了这个,众人岂肯依从?史湘云、香菱、李纨强拉着她,死活灌了下去。
可这花签终还有签词、签诗。
她一个庶女出身,得了瑶池仙品的名头,又是何意?她没有去猜。
南安太妃
瑶池乃王母别府,极南之尽,又为宫苑池沼。或应在南安太妃将探春收为义女,代替郡主远嫁南疆之事,此又非探春所愿了。
签诗中“日边红杏依云栽”,选自唐朝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有请上级提携之意,也合南安太妃收养的意思。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可这一生命运无常,娘家不如意,寄希望于婆家,可是婆家是不是真的有希望,这也不是自己能说的算的。
李纨
李纨的“霜晓寒姿”可得“临寒独俏”?
探春被史湘云捉着手抛了个九点。九是老阳之数,轮到李纨身上也是实至名归。
李纨抽签在手,却是很是得意:“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
原来是一支梅花签,上面写着“霜晓寒姿”,这还罢了,上面的签诗最得李纨的心:“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是李纨一直要维护的形象。
她年轻守寡,一个人带着孩子在稻香村居住。守寡不易,就是无事,别人也会传事。李纨要在贾家站住脚跟,最重要的就是名节。这个名节除了行动无染之外,最重的还是心迹,从里到外都处在守寡状态,才是叫人佩服的。可是心迹如何表明?这签子是随机抽的,代表天意,代表神迹,传到贾母或王夫人耳朵里,岂不更加敬重?抽出了这样一支签子,李纨那还不赶快传与众人看看,那宣传的效果是杠杠滴。
李纨的指望是自己儿子
有趣的是,这一签的签注写着:“自饮一杯,下家掷骰。”守寡的苦酒要你自己喝,可是人世间的玩乐却与你无干。不过李纨不在意这个,只注重了这次的宣传效果,说道:“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李纨的梅花苦守寒霜,最后也能迎得一缕清香,熬得儿子成材,自己也得以霞帔加身,有了出头之日。可到了此时,李纨也已油尽灯枯,寿命到头,回头想想,这一辈子的苦守干熬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虽然李纨最后熬出头了,可她能自主自己的命运吗?
史湘云当有一段姻缘
史湘云的“香梦沉酣”挽不得“海棠谢去尘满地”
史湘云看别人都抽着如意牙签,兴致也上来了,揎拳掳袖也掣得一支。待得了签,大家不由哈哈大笑,原来签上写着“香梦沉酣”,又带签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正好应了白天史湘云“醉眠芍药裀”的事,大家焉能不揶揄一番。
这事便借着白天的事遮掩过去了,可别人的都是与命运相关的签词,怎么到了史湘云这里,就成了个笑话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这花签上“只恐夜深花睡去”是苏轼的海棠诗,是看到了海棠花开的美好景象,却极担心此情此景明日便逝,故而高烧红烛,夜照红妆。这个结局也似极了史湘云的《红楼梦曲》——《乐中悲》: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你即便一时如意,又怎保得长相依,长相守?人生苦短,做不得主也!
麝月
麝月的“韶华胜极”便是“终有一别”
史湘云掷出一个九点,轮在麝月掣签,得了一支荼蘼花,上写着“韶华胜极”。
麝月是个本分的,四大丫头中,不显山不露水,只一心辅佐袭人,照顾宝玉。她不似袭人铁心要当姨娘出头,不似晴雯争强好胜,非要盖过袭人,不似秋纹为了保住自己大丫头的位子,无所不用其极。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能得如意。诸花辞去,最后只有她能留在宝玉身边。
可是这种结局,并非宝玉所愿,签注一句“送春”,触动了宝玉的心事,忙把签子藏了起来,不敢再往深里想。可是不管他想要还是不想要,“终有一别”这个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香菱有点朱淑真
香菱的“联春绕瑞”换来“香魂返乡”
麝月掷出了十九点,轮到了香菱。香菱掣得一根“并蒂花”,上写着“联春绕瑞”,下面的签诗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这支签看着真是好签,恰恰第62回中,香菱得了一支夫妻蕙。香菱幻想着和薛蟠这个呆霸王能够长相厮守,相敬如宾。这怎么能够?
但是签词和签诗不都是好的么?
问题在签诗上。这是宋朝才女朱淑真的《落花诗》,全诗为: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朱淑真一身才华,却被迫嫁给一俗吏,丈夫天天留恋风月场所,甚至把风尘女带回家夜宿,稍有不如意便要打骂朱淑真,最后朱淑真只得与丈夫分居。后来朱淑真被宰相曾布的妻子魏玩接到汴京,才遇到了此生所爱,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不过香菱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有一个与朱淑真老公同样迷花恋酒的老公,又摊上了个正妻夏金桂,“妒花风雨便相催”,最后落得个“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美好的性情,对生活的热爱,也不能让命运更好。
黛玉所托非人了
林黛玉的“风露清愁”真是“万恨千愁”
香菱掷了个六,轮到黛玉了。黛玉瞧着别人都抽到了合心的花签,原本厌事的她,不觉也开始期待自己能抽到什么签了。她忐忑地抽了一支,原来是芙蓉花。上面扎心地写着“风露清愁”,签诗更是扎心:“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是出自元曲《金络索挂梧桐·咏别》:
羞看镜里花,憔悴难禁架,耽阁眉儿淡了教谁画?最苦魂梦飞绕天涯,须信流年鬓有华。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无人处,盈盈珠泪偷弹洒琵琶。恨那时错认冤家,说尽了痴心话。一杯别酒阑,三唱阳关罢,万里云山两下相牵畦。念奴半点情与伊家,分付些儿莫记差:不如收拾闲风月,再休惹朱雀桥边野草化。无人把,萋萋芳草随君到天涯。准备着夜雨梧桐,和泪点常飘洒。
在《红楼梦》中,芙蓉花有两比,一者是晴雯,一者是黛玉。脂砚斋说“晴为黛影”,二人的命运是相互照应的,所以她们都是芙蓉花。
再看看签诗:“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最后的结局与晴雯大抵是一样的,晴黛二人皆寄情于宝玉,无奈宝玉是个绣花枕头,当面说千般情话,当事却连个屁也崩不出来,眼睁睁地看着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去。
“恨那时错认冤家,说尽了痴心话。”二人都是恋爱脑,想把命运寄托在汉子身上,却不想这个汉子没有一点子担当,事到临头,完全护不住自己。
袭人掣签之后,李纨说了黛玉句:“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怕也是一谶,黛玉欲得的贵婿还能有谁?不就是宝玉?得不着,不至于真挨打,打脸倒是有的,或许最后黛玉郁郁而终,也与此有关吧。
渔郎来访
袭人的“武陵别景”需入“世外桃源”
黛玉掷了个二十点,得个“武陵别景”,签诗是“桃红又是一年春”。这是桃花源记的典故。诗出
宋代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似乎说袭人在贾家败落之后,嫁给蒋玉涵,寻得世外桃源,但是落魄宝玉的来访,却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终是难以置身事外,安享生活。
这一签的签注是:
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这下热闹了,探春、香菱、晴雯、宝钗、黛玉、芳官都要齐饮一杯。不管这些小姐妹是何命运,到末了,逃不过一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悲(杯)”。
万艳同悲
花签都合着本人的意愿,在这个意愿中又隐藏着个人的悲惨命运
这次夜宴,每个人抽得的花签似乎正好是她们性情的写照,让她们也各自接受。可是签诗中细究起来,每签的命运都是崎岖不平的。
人生大事,以这种草草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格外感受到造化弄人。可是身为女子,又怎么能逃脱命运的摆弄呢?细究之下,谁可堪之!
这等玄事,还是让俗人来截断吧,一干婆子们过来敲门,把这沉重的话题掩住了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