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林黛玉女人如花花似梦
TUhjnbcbe - 2025/2/21 18:23:00
治疗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原创兰藉文化红楼梦研究收录于话题#归途如虹个

作者

归途如虹

把美人比作花,是古典文学作品里常见的现象。《诗经》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李白的《长相思》里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红楼梦》则将这种文学传统发挥到了极致。

《红楼梦》里的美人有不少。曹雪芹根据她们不同的才貌和性格,用不同的花作为她们的代表。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里曹雪芹最钟爱的女子,所对应的花有芙蓉花、桃花和菊花。

第六十三回里,当林黛玉抽到上面画着芙蓉的花签之后,众人都说:“这个好极。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

林黛玉抽到的花签上写着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里的“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句诗让人想到《枉凝眉》里的“一个枉自嗟呀”。这首诗里还有“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这样的诗句。这句诗让人想到《葬花吟》里的“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前一句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这句诗让人想到《明妃》里的“红颜薄命古今同”。

芙蓉分为木芙蓉和水芙蓉两种。那么林黛玉对应的是哪种花呢?

第三回里曹雪芹描写林黛玉的容貌时,用了“娴静时如姣花照水”一句,可见林黛玉对应的是开在水边的花。而且,第二十八回里,林黛玉在贾宝玉面前自称“草木人”。林黛玉抽到的花签上写着“风露清愁”。可见,林黛玉对应的是木芙蓉。

林黛玉“秉稀世俊美”,正如《长恨歌》里“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人一般,让人心动。

说到芙蓉花,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宠妃,被称作“花蕊夫人”的慧妃费氏。相传花蕊夫人非常喜爱芙蓉花。孟昶为了让自己的宠妃高兴,就下令在后蜀都城成都广植芙蓉花。成都便有了“芙蓉城”的美称。相传后蜀被大宋灭掉之后,花蕊夫人思念孟昶,便日夜在他的画像前祭奠他。宋太祖赵匡胤得知后,便威胁花蕊夫人让她交出画像。花蕊夫人誓死不从,赵匡胤便杀死了她。

这个传说或许并不真实,但是却非常动人。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感人肺腑。而《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一个对爱情十分忠贞的人。她为“还泪”来到人间,和知己贾宝玉倾心相爱。贾宝玉挨打,她哭得眼睛肿得像个桃子;贾宝玉冒着夜雨来看林黛玉,林黛玉担心贾宝玉冒着夜雨回怡红院,便把自己的玻璃绣球灯拿给他;贾宝玉被紫鹃的一句谎话吓得半死不活,差点疯掉,林黛玉便对紫鹃说:“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贾宝玉担心贾政问自己的功课,林黛玉就模仿贾宝玉的笔迹用钟王蝇头小楷临了一卷字让紫鹃送去给贾宝玉。

《红楼梦》里的这些情节告诉我们,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是深挚而纯粹的。爱情是林黛玉的生命,是林黛玉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和挚爱孟昶的花蕊夫人如出一辙。

可是,在那个不允许自由恋爱的时代里,痴情的林黛玉要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在那个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里,林黛玉也难以从

贾宝玉那里得到明确的表白。“金玉良姻”也让林黛玉焦虑。为此,林黛玉流了不知多少泪水。

体弱多病,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同样让林黛玉内心充满抑郁之情。

泪水,几乎伴随了林黛玉的一生。贾宝玉唱的《红豆曲》里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正是林黛玉命运的写照。

“风露清愁”四个字非常契合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

总而言之,芙蓉花既可以体现林黛玉清丽脱俗的美貌,也可以体现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还可以体现林黛玉楚楚可怜的形象。所以,“这个好极。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这句话的确没错。林黛玉就是曹雪芹心中最美的芙蓉花。

除了芙蓉花,桃花也和林黛玉息息相关。《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林黛玉和贾宝玉一起埋葬的是桃花,《葬花吟》里有“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这样的诗句;第三十四回里,林黛玉在贾宝玉派晴雯送给自己的两张半新不旧的手帕上写下《提帕三绝》之后,“只见腮上通红,只羡压倒桃花”;第七十回里,林黛玉写下催人泪下的《桃花行》,其中的“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一句想落天外。

从《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里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到白居易的《晚桃花》里的“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到孔尚任的《桃花扇》,桃花始终和爱情、离别相关。

而《红楼梦》里的桃花,是青春的象征,是女性的象征,是爱情的象征,也是林黛玉点点血泪的象征。

最能体现林黛玉精神气质的是菊花。“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是林黛玉生命当中的高光时刻。

《咏菊》里的“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以高昂的语气,干脆的口吻赞美陶渊明的高风亮节;《问菊》里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林黛玉的夫子自道,是她遗世独立性格的体现;《菊梦》里的“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巧用典故,营造出如梦如幻,超然出尘的艺术境界。

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世外仙姝寂寞林”。菊花所代表的名士之气和林黛玉清高狷介的性格相得益彰。

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日,这一天是民间的花朝节,是民间祭奠花神的日子。林黛玉是曹雪芹心中的花神。她携锄葬花,祭奠青春,祭奠美好的生命。

秦观在《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里写到:“自在飞花轻似梦。”《女人花》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女人如花花似梦。”在《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咏花,本人也如花一般美丽而娇柔。她的生命如花般绽放,如诗如梦,纯真美好

原标题:《林黛玉:女人如花花似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黛玉女人如花花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