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博物馆里过小年,园博里共赏清代盆景文化
TUhjnbcbe - 2025/1/18 16:48:00
白癜风怎么医治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

腊月二十三

“小年”当晚

中国园林博物馆

年首个园林文化精品文物展览开幕

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

水中的艺术——迎春国粹金鱼文化展

锦绣中华——当代宝应刺绣非遗技艺展

展览系列活动精彩亮相

多样节庆主题展示

互动体验活动同时进行

在充满喜庆的年味儿氛围中

和观众齐聚一堂

同度小年

共启新春倒计时!

此次“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展览甄选百余件清代盆景题材精美文物,包括满饰珠玉且充满寓意的宫廷工艺盆景、“盆景艺术三构件中的盆钵、几架以及表现文人思想意趣的盆景主题书画和表现民俗乐事的年画、皮影等。

展览集中向观众展示清代盆景文化发展的盛况,带领观众领略以盆景为主题的古代年节气氛和生活方式,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精致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内心追求。

园博馆自开馆以来,“盆景艺术”题材的专题展览已成为品牌被广大观众熟知,每年园博馆都会从如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等不同种类,不断为观众带来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盛宴。

重点展品清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玉石菊花盆景是清代手工艺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高50厘米,方瓶宽9.5厘米,为清代皇宫珍藏品。铜镀金掐丝珐琅四方琮式瓶,搭配木漆底座。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腹部间开光内绘花卉纹饰,四周以回纹环绕,寓意富贵吉祥。朵朵菊花,红白蓝相间,错落有致,立于枝头。花枝扶疏,柔而蕴刚,意态生动。

此外,园博馆还在大厅开展“吉庆有鱼——中国金鱼与金鱼主题文物联展”,百余尾名品观赏金鱼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提供,从小年开始公开展示,如鹤顶红、重墨丹凤、红顶五花狮头、虎皮琉金、五花皮球珍珠等,让喜爱园林观赏鱼类的观众大饱眼福。

金鱼从皇室传播到民间,它扎根在中国沧桑沃土,与百姓生活血脉相通,历经千年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既有年年有鱼(余)、莲(连)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的吉庆年俗,又有金鱼(玉)满堂、金鱼(玉)同贺的祥瑞民俗。

现场还有金鱼题材的书画、瓷器、年画等,如矾红加彩鱼龙变换瓶、狎龙琉璃吻兽构件、鱼藻纹撇口花盆等,观众可近距离观赏了解。

为了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各地园林和文化艺术的富丽多姿,位于一层大厅的“锦绣中华——当代宝应刺绣非遗技艺展”也在当晚同时亮相。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苏州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扬州;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次展览由园博馆和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政府共同主办,遴选的40余幅刺绣作品,均属于宝应刺绣非遗技艺,壮美秀丽的山水园林和细腻婉约的苏绣作品相结合,展现了江南人文气韵与中国传统园林的一脉相承,无不为我们展示着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

作品反映了节日民俗、静物花卉、山水园林及人民幸福生活的主题,均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军成工作室提供,为广大观众展现了约细腻的江南风光、清新典雅的传统花卉热情奔放的人民生活。

“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于1月18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临展厅精彩亮相,展览展期至4月19日。

重点展品

清碧玉描金委角长方盆芙蓉石梅花盆景

清碧玉描金委角长方盆芙蓉石梅花盆景,通高27厘米,盆14.7×14.7厘米,盆高9.5厘米,底8×8厘米,清宫旧藏。方形玉盆,盆腹四周开光内绘描金山水图。盆中主景为一株梅树,芙蓉石花朵,烧蓝作花托和花蕊,树下两株小花,并衬以青金石假山、铜片小草。寓意“梅寿长春”,多用来祝贺寿诞。

清铜錾胎珐琅菱花式盆芙蓉石梅花盆景

清铜錾胎珐琅菱花式盆芙蓉石梅花盆景,通高40厘米,盆径33厘米,清宫旧藏。菱花式铜镀金盆,盆口朝外一圈饰蓝色T字纹,盆腹錾胎填珐琅缠枝花纹,祥云纹足底。盆面以碎宝石铺地,芙蓉石制成满树五瓣梅花,烧蓝花托,铜镀金花蕊,旁衬灵芝玉片、青金石假山、铜片小草。

清邹元斗岁朝图轴

清邹元斗岁朝图轴,纵厘米,横64.2厘米。邹元斗,字少微,号春谷,别号林屋山人。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寓居江苏常熟,为蒋廷锡入室弟子。康熙(~年)中以画供奉内廷,官至中书舍人。工书,能诗,善画,苦摹宋元诸家,深于观察,妙擅写生,所作花鸟兼有天趣物趣之妙,名著于时。

此图作为典型的宫廷绘画作品,所绘内容为“岁朝图”,主要用作宫殿装饰以贺新年。画面中央有果蔬、炮仗、宫灯、文具、瓶花、钗饰等各类皇家器具,正上方为花篮图案的五色挂钱,寓意“迎祥纳福”。所绘风格妍丽华湛、工整细腻,兼具艺术性与写实性。画面左下题“邹元斗恭绘”,是清代宫廷绘画作品在署款上的典型格式。

引首题:冷澹秋花不厌臞,未开浇灌费功夫,开时犹恐霜欺压,预借一枝青竹扶。蝶生朱熊。下钤朱文方印“吉父”。

作者的题诗既是在描写菊花栽养的不易,又似提醒自己不惧风霜,保持傲骨。

清文竹刻缠枝莲壁瓶

清文竹刻缠枝莲壁瓶,通长38.3厘米,瓶最宽8.1厘米。整体造型与清铜珐琅壁瓶类似。下部是木雕座托,中间竹刻花瓶,上部为青玉、白玉、玛瑙等珍贵材质制成的折枝花卉。

竹刻,又称之为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纹样、文字,或单独利用竹子的某一部分雕制成陈设摆件的艺术创作。它开始于六朝,明清时期竹雕工艺发展已十分精湛远超前朝。表现技法丰富浅刻、深浅浮雕、透雕、圆雕的技法并用,深受宫廷与民间喜爱。这件文竹刻缠枝莲纹壁瓶中的“缠枝莲”,所用就是浅浮雕的技法。

在未来,中国园林博物馆还将继续在晚间延长开放时间,面向广大观众开放丰富的晚间活动,吸引观众下班之后走进博物馆,体验园居生活雅境,探索园林历史文化,感受夜色园林的别样魅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物馆里过小年,园博里共赏清代盆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