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
10月1日-10月30日
策展人
陈靖
展览地址
嘉定区东下塘街53号百合书院
艺术家简介
释耀征,字圣提、号寂承、演法,自号等山等等。年生人,年剃度出家,师从河南信阳黄柏山法眼寺上明下一大和尚,年11月江西抚州正觉古寺受具足戒,禅宗临济宗、云门宗法脉传承人。当下,修行于福建邵武竹山寺,终日打坐、读书、写字,喜云游行脚。自幼习书,出家前多次在京举办个展。曾任国内知名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副总经理等职,并创办蜜蜂书店、蜜蜂文库、古本书店,任总编等职。现以笔墨、出版为佛事,自出家后累计以毛笔书写经书法语二百余万字,以“文艺禅的当代实践”为研修方向。
释者·序言:
“句草纸”其实是一种公案禅书的编撰方式,古人很久以前这么玩过。比如禅师们将一些公案语录抄在纸条之上,供参禅时使用。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了,就成了某某禅师辑录的某某书。这种编撰方式后来就叫作草纸集,或者叫句草纸。
我用这种方式写字,只是碰巧而已,以前未出家时,便日写纸条百十余纸,多用于赠送来书店里购书的读者诸君,出家之后旧习难改,况且山中无甲子,常日里的书写歪打正着就变成了安心入道的方便法门,一点点竟成了每日不断的功课了。所谓门门皆是道,笔墨佛事大抵如此。
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扫落叶因此诸位所见,就是这半年来所写的一些尺寸稍大一点的纸条。书写时间各异:有的是禅余写的,有的是在工地上写的;内容也庞杂:有的是贫僧自己的心得,诸如读书笔记、公案、法语、诗文、联句等;有的则是采撷的别人家的风景,比如一些古德的经典语录,贫僧没有亲证,便只伏在这些古往今来大德的臂膊上,从他们眼中窥到一些“無”之境地的风景,用心和笔把它们记下来。
既然是平日里随时随手随便记的,也着实没有什么规矩套路,逮到什么笔纸墨就用什么,常常是一支秃笔,一碗宿墨,抓过一张纸随手就写,字也是大大小小歪歪扭扭,一如其主,是粗布烂服的山中野人样,没有一点大和尚的作派,未着袈裟、七衣、海青,就是穿着长袍、小褂,沓拉着拖鞋就出来见人。书写的威仪基本为“無”,字也是赤条条的,就是将一颗心明明白白地捧出,记录着贫僧在通往“無”的道路上的所知所感、所见所闻。
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狗狗过来如此随性而书,倒也了无挂碍,不用考虑书法之“美丑”,只需以手写心,在作品中直见书者心性。但这个特别不容易,而且也装不出来。
要写出见心性的作品,书者必须要将自己熟极而流的东西去掉,必须要将自己最为擅长的得意之笔去掉,也必须将那“写书法作品”的表现之心去掉,执笔就要平常得像拿筷子一般,把自己推到如如之境,然后再写字,才能出来自家面貌,天真本然。
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松下问童子只是这实在太难了,犹如让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衣服,有几个人敢把自己的心赤裸裸打开了写呢?所以大家都选择整齐美观的,与电脑字体差不多的书法作品,认为那是功夫,而且保险。
但在习惯了山居的贫僧眼里,生生不息的林中草木比我们更明白生命的真谛。“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样一份不为外物所扰的天真本然,才是生命应有的强大从容。
缘聚缘散,无非幻想,墨浓墨淡,总是心迹。片纸见平生,亲切无过此语。谢谢诸君光临。
阿弥陀佛。
——等山等等沙门耀征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净天诗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东坡浣溪沙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赠茶肆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我又一人竹山上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寂静书斋对联耀征法师作品丨山中書虚云老和尚诗·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