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并购提速
上海医药3亿元吞康丽制药
上海医药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的“60多亿港元用于工业并购”的豪言似乎正在一步步兑现中。继1月初收购上海金和生物51%股权后,上海医药昨日又公告称,收购常州康丽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康丽制药有)70%的股权,并约定在随后两年内收购余下30%的股权。其实这两次收购原料药企业也正符合上海医药该部分市场发展乏力的现状,在2009年新上药重组后,上药旗下中西三维药业(下称“中西三维药)成为上海医药原料药板块的业务平台,但2010年中西三维为母公司贡献的净利占比仅7%。康丽制药估价或3亿元根据上海医药的公告,显示为做强特色原料药生产,欲收购康丽制药,后者100%股权的整体评估价值约为3亿元,但由于要按70%、10%、20%的股权比例分期收购,因此总体收购价格尚未确定。康丽制药董事长赵忠骏则表示,目前为原高管层及股东保留30%的股权,这些股权的收购价格则视公司未来2~3年内的业绩而定。其并称,此次收购是上药基于医药工业整合战略出发,主动与公司接触的。据了解,康丽制药成立于1986年,1999年后与大型原料药及制剂药企丽珠集团合作,组建为丽珠集团常州康丽制药有限公司。而2008年,公司管理层从丽珠集团收购30%股权,实现了民营全资控股。2011年上半年康丽制药重点原料药销售收入6293万元,净利润172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在去年原料药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国内原料药行业受终端用药*策影响,内销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康丽制药的盈利能力算尚可。H股筹资助力工商业联动而并购康丽制药已是上海医药今年实施的工业并购第二单。1月10日,中西三维与上海金和生物签订协议,中西三维获得金和生物51%股权,并将加大对抗肿瘤原料药领域的投入。2012年才过去一个多月,上海医药就频频出手,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医药地处上海,环保、技术、人力等成本高企,其原料药发展逐渐乏力,中西三维的利润贡献也不强,且直到2011年11月新华联制药厂转让,上海医药才初步完成原料药板块的剥离与整合,完善内部后才能顺利地出外并购。另一方面,也暗示上海医药利用H股筹集的资金实现工商业联动的决心。2011年半年报显示,上海医药发行H股募集了约160亿港元,已经使用约66亿港元落实收购中信医药100%股权和对控股子公司增资,吕明方曾表示,“剩下还有60多亿港元,我们将主要用于工业项目的并购。现价低于历史三大价位积极并购之余,反观上海医药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可见在2010年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之时,市场曾高度关注上海医药,后者股价在2010年12月一度冲至26.19元高点,为近几年股价之最,总市值曾上达704亿元,而昨日上海医药报收11.98元,总市值降至322亿元。业内人士称,当前市价可以考虑,因为2009年10月19日上海医药吸收合并时开盘价是14.74元,而2011年5月份上海医药港股IPO价格23港元,当时A股价格20元附近,显示现价均远低于上述两个价位。另值得一提的是,现价还低于上海医药大股东增持价格,在2011年3月31日至8月23日上实集团增持2174万股,增持价约是14元至2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