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拒霜花是木芙蓉的另一个别名。木芙蓉也称之为芙蓉、芙蓉花、地芙蓉、华木、木莲、三变花,原产地在中国。生长环境多温暖潮湿,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入药。霜降日后,百花凋零,唯木芙蓉深秋傲立,因而被称为拒霜、拒霜花。拒霜花的花语为平凡中的高洁,纤细之美,纯洁、贞操、早熟。现在所见木芙蓉多为白色花朵,另一名贵品种称之为“醉芙蓉”,花瓣重叠,多是早晨初开,为白色,夜幕降临之时,逐渐变为深红色,有美人醉酒之姿,故得名“醉芙蓉”。
此芙蓉非彼芙蓉
芙蓉最早是莲花的别称,后被分为“水芙蓉”和“木芙蓉”,水芙蓉则特指为莲花。南宋画院吴炳曾作画《出水芙蓉》,此画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郑板桥曾作诗《芙蓉》:“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传说
传说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独爱芙蓉花。于是孟昶为讨爱妃欢心,下令在成都城满种芙蓉。入秋后,盛开的芙蓉花团锦簇。从此成都便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蜀灭亡,宋朝皇帝赵匡胤将花蕊夫人掠入后宫,花蕊夫人经常思念孟昶,偷藏其画像观看,以解思念。赵匡胤知此事后,逼迫她交出画像,花蕊夫人不肯,一怒之下赵匡胤就处死了她。后人感叹于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故尊她为木芙蓉花神。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白居易《拒霜花》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于木芙蓉的赞誉不亚于对梅兰竹菊的称颂。欧阳修曾作《拒霜花》:“芳菲能几时,颜色如自爱。鲜鲜弄霜晓,袅袅含风态。蕙兰殒秋香,桃李媚春醉。时节虽不同,盛衰终一致。莫笑*菊花,篱根守憔悴。”诗句描写了木芙蓉,寒风初起,洒脱鲜妍,花期短暂,三变之后便进入新一年的沉睡,花开花落来这世间走一遭,只不过是看几次日升日落,便一去不回头了。它虽不及梅花那般极端的在凛冬中绽放的孤傲艳丽,也没被咏诵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但它却是这世间独有的一份自信和美丽。
(左)吴昌硕《拒霜魄力》;(右)齐白石《芙蓉花》▲
作为近代画坛中名扬海内外的宗师,吴昌硕笔下的大写意花卉画气势磅礴,他平生最喜画梅,其花卉写意作品覆盖品种多达40余种。吴老先生喜用原色和重色,常以浓墨为主调,《拒霜魄力》一画即为此风格。除此之外,齐白石、张大千等近代大家也曾将芙蓉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他们笔下的芙蓉大都清新典雅,古朴自然。
参考资料
①《中国美术馆藏画辑: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吴昌硕等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②《吴昌硕艺文论稿》,吴昌硕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