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月的最后一天。
刚入伏,孩子们才稚嫩地念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口无心的样子。
这群孩子,21后了,年轻的或者年老的二胎甚至三胎父母们,都很忙,他们可能会带孩子去看看尖尖的小荷,终没能静下心来屏息凝神等一只立在尖角上的蜻蜓。上课时,有一只蜻蜓飞进,他们尖叫着,小小的身影随着晶亮的翅膀一起跑,给开了窗,引路的、追赶着,想去捉的……乱成一团。
我笑着不说话,静默地看着,心中,开出一朵朵调皮的荷来。
有几天没有下雨了,空气中潮湿闷热,可以预见去年或往年的很多年里,那些张牙舞爪的夏,又将卷土重来。人总是这样,永远盯着前方,这样也好,对深陷其中的苦难和不堪,转瞬即忘。在什么都可以成为伤痛的时代里,有能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含着泪又微笑前行的勇气和动力,亦是好事。
阴沉了一天,我和先生都盼着能下些雨。看着大块的云从北边压过来,小小的窃喜。
没过一会儿,瓢泼的雨下来了。城市住房的构造抹煞了很多下雨的乐趣,只看到街上刮过一阵一阵的“风”,白色的,弥漫在每一个空旷的地方。躲避不及的人们,有狼狈地逃着的,有笑着叫着在急风骤雨中闹腾的,也有无视一阵紧过一阵的风雨,昂然穿行在其中的。四季的雨中,我最喜欢夏天的雨一一干脆利落,说来就来,要去了是怎样都留不住的,果敢得让人心疼。我还喜欢在夏雨中赤着脚行走,专挑了那些水多的地方,脱了鞋踩水花,让脚底心和土地与小石子亲密接触。
我是农村的孩子,从小赤脚长大。每年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土地,对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空虚的躯壳的补给,让她这棵移植了三十多年,还无法自由生长的树,再一次充满适应城市喧嚣的勇气。
可惜,这样的补给越来越少了,受身体和年龄的影响,寒气湿气都被禁止。我也是,只能讪讪地看着雨落在小小的水塘里,开成一朵朵水花,摘一朵小小的,啪地一声,落进我的心里,终日下着瓢泼的雨。
阳台的水溜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以前只承接从玻璃屋檐滴下的水帘,现在需要面对的是瀑布了,汇聚奔跑到终点,哗哗倾泻而下,顷刻间,就注满了水缸。水顺着缸沿溢了出来,旁边荷花缸里的荷叶被打得蔫儿了叶子,我有些心疼,却无暇冲进雨帘顾及,突然想起开在野外的那一池池的荷,在漫天的大雨中,她们可有人怜惜?
朋友包了郊外的一大片荷塘。我要待客,她为我采了两大捧荷的叶与花装点。荷叶很倔,早上采的,还用池塘的水养着,晚上到我这里,就已撅起了边缘,像气鼓鼓的小孩,因为离开了野外被拘束到瓶里,觉得不高兴。倒是那些荷,挺着笔直的绿色枝干,上面戳一朵饱满的花,将开未开的样子,很逗人。
人总喜欢娇媚的、讨巧乖顺的,看着花儿们俏生生地立着,忍不住欢喜。
入夜,我在灯下看书,蝉虫的声音还蛰伏在季节中,许是城市的楼太高,它们不屑上来,四围静悄悄的。不经意间,听到簌簌的声音,一阵阵,在夜的寂寥里显得无奈和孤独。我环顾四周,发现声音来得蹊跷,细细搜索打量,才看到是晨间采的荷落了,有落了一大半的,有正落着的,还有些紧紧闭着的,忍住没有往下,约莫半夜里也要掉。看着她们一片片义无反顾地投身往下,露出嫩生生的小莲蓬一一该有多么决绝,才什么都管不了了!
花落时,我不忍打扫,就这样随地铺陈,看着临近花瓶的地方,花瓣越来越多。她们,终于还是觉得伤感,离开了可以一起风姿绰约的地方,只来这里被束之高阁。
所以愕然一一这样娇贵的荷,怎又禁得住急风骤雨的打击呢?
雨,还在下,只是鸟出来了,啾啾叫了几声,我知道,雨会越来越小。没过五分钟,雨变成了毛针。
我撑起一把伞,想出门。
被他拦住:“你去干嘛?”他大概警觉我会去踩水。
“去看看荷花。”我笑着说。
“我陪你。”应该还是不放心,他顺手替我拿过伞,一起出了门。
很近,家里楼下就是这个市图书馆的荷塘,还未走进,隐约的花香轻幽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飘来,越安静越浓郁,越清冷越热情,牵引着我们的心,欣欣然前往。走过一座石桥,绕过几间老屋,一片荷塘出现在眼前一一夏荷初开,半塘羞红,半塘青白,清风徐来,惊动了一池的清丽韶华,摇曳生姿,旖旎得令人叹息。尖尖的小荷被掩盖其中,宽大的碧绿荷叶一张张摊开了心,承接着似乎将要掉落的硕大的花瓣,看一朵,自有一朵的美丽,看一片,自有一片的天下,看一池,自有一池的峥嵘。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却因为一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中通外直的长茎,显得清雅淡然,别有一股傲气。
是我多担心了,生在自然中的荷,因为有了众花的帮衬和这一池的宁静,无论多大的雨,怎样都不惊。
荷,又叫芙蓉,因为生在水中,也叫水芙蓉,草芙蓉和木芙蓉都不如这水中的芙蓉来得涟漪。红楼梦里宝玉生日,大家抽签玩一种“占花名”的游戏,宝钗抽到的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恰如其分。黛玉抽到了一支芙蓉签,在曹公心目中,黛玉就是那出水芙蓉啊,堪堪一枝,丝丝缕缕。
入夜,又一次徘徊在荷塘,间隙有孩子发来一首歌,是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这歌,终于沉寂了一段时间,被孩子借着“声音好像你哦”发给我验证,细细听来,竟然也别有韵味。雨后的月,特别大又特别清凉,不忍惊动了这一池的荷,他竟然哪儿也不去了,只在这里投下一片皎洁,和风轻轻地唱和……
还是一池的荷,伴着这又是一年的夏……
-完-
朗读者/特聘夜读专栏作家:冯志*
本文图片由作者、刘圣霞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