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凉画馆方政和透过百叶窗的光小记汤 [复制链接]

1#
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春露到秋风

——方*和工笔花鸟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12-19日

开幕时间:1月12日15:30

展览地点:清凉画馆(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关清凉山公园内)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南京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南京清凉画馆

策你好展:顾颖

透过百叶窗的光——小记汤山的江宏伟老师

方*和

江老师坐在北京城东公园大道的画室里,正画着橙尾鸲莺的铅笔线描稿。他身后象牙色百叶窗的叶片微微半开,阳光透了进来,琥珀般的光斑洒落在白色画案上,光线斜长,屋子里全是暖暖的透明色调。这样的景象我特别的熟悉——在十多年前南京水佐岗老师的画室中,临窗的瓶子上插着蓬蓬松松的芦苇,莲蓬乌褐,白墙素洁,百叶窗的光也是这种暖调,这是我记忆中最为熟悉而亲切的课堂颜色。

虽说单位在京,其实老师更爱待在南京东郊的汤山。

老师的家在小区地势舒缓略有起伏的最高处,院子宽大视野开阔,花草树木葱葱茏茏。“竹是隔着玻璃窗而植,稍远是棵红枫,再推移有白梅、腊梅、海棠及芭蕉,远处两棵硕大的垂柳。现在是仲夏季节,它们交杂着各种色层的绿。”画室外的园子天光云影,草叶苍翠,百叶窗的光线也一如之前的斑驳透亮。很多时候,我们就坐在老师所描写的这一丛绿竹的窗前,聆听教诲,一天长长的徜徉共徘徊。

草香弥漫的花园里是师母余老师松土植树浇花的忙碌身影。花园外面不远的小土坡上有几棵石楠和法国梧桐,主干硕大,树冠如盖。下雨的时候,高低疏密的树会迷蒙、微茫成老师画面上幽深微妙的底色。

江老师去年完成了一组二十四件“时光——花事”二十四节气的工笔画系列,画面繁密舒缓、平静安祥,全是这园子里闲花野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时光流转的事。

“时光——花事”二十四节气系列的创作始于三年前,实际上,老师对草木禽鸟、花间枝头的时光记录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特别幸福的是,江老师绘画人生里的花园处处相连,当年从无锡初到南京读书的第一个园子就是位于草场门南京艺术学院的*瓜园,*瓜园的北墙隔着古林公园,汤山东湖是自家的花园,就连一年难得去个几回的北京住所也叫公园大道。花草树木繁茂相随,树叶撑起的清凉一直与老师相伴着。大约在十年前,老师从喧闹的城市移居郊外,多年开窗见绿的梦想从此如愿。拜现代社会错位的忙碌所赐,小区寓所居室虽多,居者却寥寥无几,疏朗安静的环境仿佛自然天赐。恬淡自守的人,自然总会为他多准备了一份馈赠的礼物,我在想,这一份馈赠其实是老师自己给自己的。

如果说师母余老师是忙碌辛勤园丁的话,那么江老师则是我们人生绘画花园里言传身教的好向导。

几十年来,江老师的绘画与文字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创作。老师的这些绘画与文字其实是其几十年专注如一、知行并重生活态度的映照。惠特曼曾称赞美国自然文学家“鸟之王国中的约翰”巴勒斯:“巴勒斯掌握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那种不去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艺术。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个农夫,那便是成功的真谛。”我自认为:“江老师在成为画家之前,他首先是适意简淡的思考者,是个自然、时光的记录者,这便是此中的真谛。”

江宏伟《春风初动》63cm×35cm年

江老师阅读广泛,博学善喻。“似水年华,年华似水不停地流淌,流淌间带走而迎来四季的景色。春笋上市了,我却在排骨汤里放上去年的笋干;菜秧已鲜嫩鲜嫩,我偏在津津有味地咀嚼起几年前的梅干菜。难道我企图将这些鲜活的景色留在记忆里,在记忆里自然地发酵,再经过心灵的蒸馏,来流淌更浓的画面吗?我不清楚,也不想明白。如今梅花盛极转衰,早樱、玉兰耀眼夺目,我却期待深秋里开放的木芙蓉,也许木芙蓉花期我又在缓慢地渲染一枝梅花。”老师的文字让人有一种追赶不上的阅读沉思,很微妙的时空转换。我闭上眼睛,脑中会一齐浮现出老师的《春风初动》与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中鹦鹉的画面,还会悠悠冒出老师曾经引用的川端康成“白瓷的釉里泛起微微的红,冰冷的微温,艳泽的肌肤”的文字。会意的文字像音乐一样,帮我们抵达你听得见却如何也到不了的那个高处,穿过层层叠叠的音色,顺着连绵不断的音阶一直向上,不断地上升,最后到达酝酿许久的愉悦最高点,那里有我们从未有过的悬浮的美。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局部)53.5cm×.1cm

在汤山,老师的画室与餐厅只是一墙之隔,有时盛宴般的课堂却餐餐相连。老师的厨艺极佳,说到兴致之处,他会乐呵呵地像个快乐的孩子般下到厨房,写意掌勺、信手拈来,咸肉炖蹄膀、鲜嫩狮子头、麻辣海螃蟹、无锡酒糟肉、雪菜毛豆、干炒蘑菇、清炒菜秧、冬瓜鲜汤……一道道的美味上了桌,快乐的芳香溢满了整个房间……听江老师说一辈子呆在波洛尼亚画着瓶瓶罐罐的莫兰迪,“他呀!我说他就是绘画里的室内乐。”谈宋人小品《出水芙蓉图》与安格尔《泉》两件东西方经典作品之间感觉的叠合与意识的通感,说印象派的色彩就像大扎啤酒金*透明液体上不断冒上来的饱满盛开的泡沫……阔朗的声音就像似与不似的笔触,偶尔偶尔,江老师就会与我们一起忘情喝醉。

我开始脸红耳赤、头昏脑胀,忽的想起来时穿过小区环绕簇拥、日渐繁茂的林阴路,岁月渐见悠长,安居此地的江老师就似这郁郁葱葱树林中一棵年轮不断扩大的树,静听时光,枝叶俨然。

.5.4

方*和《大壑凝风图》cm×70cm年

方*和《双鹤图(之二)》cm×70cm年

方*和《醉秋》45cm×35cm年

方*和《祥龙石·祥龙鱼》cm×92cm年

方*和《梵音》cm×70cm年

方*和《绣球双鹎图(之二)》cm×48cm年

推荐

方*和首场个展本周五开幕

江宏伟:素花似锦——我印象中的方*和

千里万里心里梦里——方*和访谈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