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语音版中考满分作文赏析作文想写好,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作者:北京一考生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3D实验室落成之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涨。领略了英语课上的异国风情,体验了生物课上胚胎的形成过程,揭秘了化学课上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大家都对神秘、奇妙、百变的实验室充满了期待。(渲染情境,引出话题。)

该上语文课了,这节课要学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有调皮的同学们总结:准备好你的喉咙和双手,呜拉呜拉背上二十分钟,然后刷刷刷再默写十遍。

“号外!语文课要改在实验室里上,同学们敬请期待。”班里的“百事通”播报了最新消息。(出人意料,设置悬念,吸引阅读。)

实验室里的灯光熄灭,我带上VR眼镜和蓝牙耳机。

“这不是《清明上河图》吗?快看,里面的人怎么动起来了?哎,我怎么走在东京汴梁的道路上了?哇,好漂亮的烟花!”我惊诧不已,挤到一处热闹的所在,原来是一群闺秀正围在一位写字的女子面前,她手下的信纸极其别致。“相传这薛涛笺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精制而成,是女子闺中书函、信札、诗稿、画作首选的花笺呢。”旁边一位书卷气很浓的姑娘悠然说道。(场景描写细致生动。)

我凝神望去,那女子笔下呈现出的是一幅绝妙的书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那首《青玉案·元夕》吗?(引出《青玉案·元夕》,水到渠成。)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又来到一处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一把古色古香的镇纸吸引了我。一位长髯老者热情地说:“小伙子,好眼力。这把镇纸是用我祖上所传的玄铁宝剑打制而成。我大宋国富民强,既不开疆拓土,也无连年征战,对外和平,对内休养生息,如今马放南山,铸剑为犁,所以,祖宗的宝剑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我微笑颔首,想起历史课上学过的澶渊之盟,宋朝在*治和*事上委曲求全,以岁币换取宋辽两方百余年的和平,才有了《清明上河图》上这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就难怪宋朝的元宵节会成为历朝历代最热闹的元宵节了。(对于宋朝*治、经济情况的观察,角度独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啪”,灯光亮起。我默默吟诵着辛弃疾的词,心有戚戚焉。我恋恋不舍地走出神奇的实验室,脑海里是无尽的回味。(结尾点题,富有意味。)

得分关键点

一、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说到实验室,人们往往会想到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想象了一堂立体生动的语文实验课。作者通过想象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北宋盛景。

二、穿越时空,思考历史。文中对薛涛笺、辛弃疾词、宝剑变镇纸的描写,显示出作者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而通过宝剑变镇纸,更揭示了北宋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知识的思考。

三、语言流畅,想象真实。全文语句流畅,尤以人物间的对话描写为主。用典恰当,开头点题,结尾扣题。故事虽出自想象,读来却真实感十足,读者仿若亲眼目睹北宋盛景一般。

(点评名师*庆峰)

小试牛刀(动笔练一练)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本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轻松购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