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210/6858103.html这是"我的艺老师系列"第3篇。
本期的主角是一位叫“小花”的创意美术老师。
我的艺老师系列①
生活需要真情趣想画好功夫在画外
孩子怎么学书法?一文看懂其中奥妙
我的艺老师系列②
小花老师在美术教学方面已经做了5年多了,当我和她聊天时,她很有成就感的说:“我最早带的一批三岁左右的孩子,现在都快上二年级了。到现在,孩子们还记得小花老师,还会在教师节或我生日时,送上几束漂亮的小花呢。”
话不多说,我们直奔主题。现在把话筒递给小花老师,搬好小板凳,来仔细听听她的小故事吧。
艺之行创意美术学科组长
文艺/精致/温和的金牛座
1
小花老师“诞生记”
我叫喻蓉,名字中本来就有一个芙蓉花的蓉字。刚来艺之行那会儿,带的是创意美术启蒙班,孩子年龄都挺小的,起名“小花老师”,孩子叫起来更亲切。
自我介绍时,我会蹲下来用双手比个花朵的姿势让孩子猜猜我是谁?一般孩子都能猜出来,这样更容易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另外,我确实比较喜欢花,喜欢一切美的东西,教室的花瓶里总会插一束鲜花。
有心的小花老师会把孩子作品做成明信片
亲手写上一份份祝福
2
“审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曾说:“这个社会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我觉得,审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美术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和创造力。没有创造力改变不了世界,没有审美能力欣赏不了世界。长期学习美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生活,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说我在教孩子们画画,不如说我在教他们学会观察和想象。
小花老师闲暇时间的艺术创作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小学时就喜欢和同学一起在小本子上画一些当时流行的古装人物。到了高中,羡慕那些每天背着画板去画画的人,所以选择了走艺术生这条路。
自己选的,当时爸妈知道后可能觉得没有前途,差点放弃我。好在我高中三年每天坚持练习,因为热爱,所以全身心投入。最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如愿考上了大学。
到了大学,会学到更多美术专业知识,而且学习设计、雕塑、动画等等,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很多。有一次,一位家长和我说,他让孩子学美术,一方面想让孩子学会画画,另一方面他觉得和有艺术气息的老师在一起,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受到一些艺术熏陶,即便孩子没有成为一个艺术家,能成为一个有艺术感的人也挺好的,可以更好融入社会,拥有更多幸福感。
小花老师参加“艺之行教师书画大赛”的作品
3
我是一位美术老师,也是一位妈妈。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个较长的过程。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没有坚持下来。特别到了小学,有些孩子喜欢,但家长更看重文化课所以选择放弃。
或者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美术,只是用来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内心并没有重视美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美术能带给孩子的改变还不是很清楚,家长的审美也需要一起改变。
我是一位美术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我喜欢站在两个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我希望孩子来学习美术时是快乐的,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敷衍应付。
小花老师/小花妈妈亲子时光
4
照片好,是因为加了一点点审美。
很多家长或者朋友看了我朋友圈,觉得照片拍得很好看,比较养眼。其实我在拍照片时,会比较注重色彩的搭配,还有整体的构图。
比如九宫格构图法,垂直/水平/中心/框架/对称构图法,X/L/S形构图法,空间留白,冷暖色调,色彩搭配等,这些都是美术学习中会接触到的内容,在这方面正好也体现出来了。
我平时很喜欢摄影,之前有很多人就是问,你这照片怎么拍的?我怎么拍不出来?其实我觉得除去摄影的一些技巧、硬件设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审美。你的审美不一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慢功夫。
因为从小学习艺术,这个也不是一下子就体现出来,是潜移默化的,慢慢融入你的生活,提高整体的审美水平。渐渐地,你会对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有更高的追求,想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5
“萤火虫与许愿瓶”的暖心故事
有一次,我们上“许愿瓶与萤火虫”这堂课,背景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料。画的过程中,有个小学员问我:“小花老师,我今天可不可以把作品带回家呀?”
因为平时作品都是老师统一保存好,学期末一起带回去。我就说:“那老师要看你今天的表现,好的话,老师会考虑下。”
下课后,他拉着妈妈拿着作品来找我。“小花老师,我可不可以把它带回家?”我笑着和他说:“你看作品上的颜料还没有干,带回家的路上要是弄坏了怎么办呀?”
他奶声奶气,低着头小声地说:“我爸爸今天出差回来了,我,我好久没有见到爸爸了,我想把这幅画给爸爸看,这里面有我许下的一个心愿。”
当时我听完这句话,就莫名的很感动。虽然他许下什么心愿我不曾知晓,但我清楚地知道,他应该是非常喜欢这幅作品,才想把它送给爸爸。我立马说:“好的,送给爸爸吧,老师同意啦。”
我觉得孩子完成了一幅满意的作品后,内心肯定是有满满的成就感。而且他在画的过程中,心里想着这是要送给爸爸,画里倾注了情感。我想他爸爸看了之后也一定会很感动,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6
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
播种和收获,本就不在一个季节。
看一个孩子学美术的进步,说句实在话,短短几个月未必能看出飞跃进步,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两年,三年甚至五年,多听孩子说说画的内容,记录孩子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这其中的明显变化,一看即知。
徐觅尔从中班到二年级的部分作品
徐觅尔一直跟着我学了很久,她报名时还是个中班的小孩子。《邮票》是她在艺之行的第一幅作品,基本上是零基础,画面上会显得有点乱,也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
中班比较重要的是线条和简单图形的学习,千万别小看这些,因为后面所有绘画的内容,都是由线条和图形组合而成的。
比如说第六幅《大象洗澡》,除了大象,周围还有一些孩子自己创作的部分,还涉及到一些人物。中班孩子画人物,更多的是用已经学的简单图形和线条,去表示人物的简单造型。
到了大班之后,第八幅《星空》,会有一些奇怪的外星人和宇航员。同样是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但是对比之前,线条的运用更多了一些,宇航员的造型更生动了一点。这个就是学了一年之后,孩子一个很明显的进步。
后面的《赛龙舟》、《憨豆先生》、《阿凡提》,同样都是人物,可能除了外轮廓的整体造型,孩子从大的肢体上,直接转换到一些细节的刻画。对于大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更多的是刻画人物的神情,面部表情的特点,整体造型的特点,这个也是一年级的作品,能看得见的进步之处。
《美人蕉》那幅画,她足足画了三个小时,对于细节的观察和表现,已经很娴熟了。线条柔和舒展,叶子和花朵的细节处理的很自然,在造型上也越来越有感觉了,把美人蕉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了。
一般来说,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他们画一些小草稿时很喜欢画人。在不会画的时候,就画火柴人,一根线条的手和腿,很多家长很担心人怎么会画成这样,这种状态会持续很久,说明孩子没有持续学习。
如果跟着老师从简单的线条,再到简单的图形,然后去刻画人物的表情,再到人物的肢体动作,一步步来,能看出来孩子是在慢慢进步的,慢慢地去掌握一些内容。
所以话说回来,我们艺之行创意美术不是单单教会孩子画某一个东西。不是说我今天上课画火烈鸟,我就只教你画一只火烈鸟,更多的是教观察的方法,表现的方法。然后通过孩子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再加上学习的知识点,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吧。
清新扑面而来大自然牌吹风机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了一段时间,比如说就学了一学期、一年,就会有很多疑惑,就经常问我,小花老师啊,我觉得我们家一点进步都没有,可能就想放弃了。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家长就比较急切,我希望大家可以给孩子多一点时间,慢慢的等待他们成长。坚持学下来,结果肯定不一样,肯定是有进步的。因为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播种和收获,本就不在一个季节。
7
选择艺之行的家长们,更看重的是什么?
艺之行少儿美术的关键词,就是创意,不只是那种传统的美术。有些机构可能还处于为了画画而画画的阶段,或者是让孩子去临摹一些画,去学简笔画,比较注重的是技能上的培训。有一个观点我想和家长们分享,那就是重在表达,而非技巧。
现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要具备创新能力,而不是停滞不前,安于现状,总想着去模仿别人。艺之行从启蒙开始,就主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看重孩子的想法,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有不一样的“眼睛”(视觉),不一样的“思维”(创造),不一样的“表现力”(能力)。
选择艺之行的家长,肯定是特别看重这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像少儿美术馆一样的艺术环境,专业专职的师资团队,以及艺之行的整个教研、教学实力。
8
画展,“人生中的第一次”与“艺术表达更懂欣赏”
我们常说,每家艺之行校区,都是一个少儿艺术馆。在这里,艺之行举办了很多场画展,这些画展往往也是很多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最大的肯定,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分画七分裱,试想,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正式地装裱展示出来,心中那颗自信的种子就在那时悄悄种下了。同时,通过画展还可以收获家长、同学、老师等众多观众的肯定,无疑会增加画画的积极性。
还有,我觉得每一幅画背后的意义确实很重要。记得去年天润城校区举办了一场青年艺术家曹新宇的画展《20岁的心语》,我们帮他筹备画展整理作品,闲聊中调侃他说:“哎呀,价格这么贵,谁会买呀?”
可画展结束后,我买了他两幅画。本来刚开始看时没有什么感觉,但在画展过程中他向孩子们讲了他每一幅画背后的意义,我在旁听,正好听到他讲这两幅,就特别有感触,可能正好是跟我生活上的一些经历产生了共鸣。
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觉非常好,就是喜欢他这些作品和背后的意义,以及创作时的那种感受。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买画,虽然不是那种世界名画,就是纯粹地喜欢,不由自主地买了收藏,价格也能承受,也不是凑热闹什么的。
青年艺术家曹新宇作品-《爱人》
第一幅画叫《爱人》,树上有两只手,紧紧地牵着,树下面是尖尖的金刺。他表达的是希望两个相爱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坎坷的事情,都要携手去共同面对,这样以后的路才会比较平坦。
因为我跟老公一路走来,很多年也挺不容易的,他在讲的时候会引起我的共鸣,所以还是比较喜欢这幅画背后的意义。
青年艺术家曹新宇作品-《花海》
第二幅作品叫《花海》,有一种夏威夷度假风格,整个色调是那种蓝蓝的,很清新,很向往的那种海边度假风。楼梯旁边的墙壁上有很多眼睛,这些眼睛都有一点慵懒疲惫的感觉。
他想表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要面对来自学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未来有些迷茫,有点小情绪的时候,就非常向往自由的生活,去海边休闲,渴望放松一下。看到他这幅画,我就很有感触,因为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向往诗和远方,当时看到了也很喜欢。
9
写生,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对孩子来说,写生就像平时每学期的春游一样非常期待。能去郊外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如在光线下树叶颜色变化、天空中云彩的变化,这和在教室画画截然不同,训练眼睛比训练手更重要。写生课除了一些绘画讲解,还有一些趣味游戏环节,不仅可以学,还可以玩,寓教于乐。
写生的过程也特别考验孩子的专注力,因为室外的干扰比较大,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抗干扰性,在不利条件下的如何保持专注。在真切的大自然中,也非常能体现孩子对整体和细节的观察能力。
除了观察能力,还一个学以致用的能力。从小班到现在,那么多的线条、图形,还有构图、色彩这些综合的运用,都可以在写生时展现出来。
而且,孩子写生时有来来往往的一些人会驻足欣赏,有时还会获得很多人的赞许,孩子听到也会有一些小小的自豪感。而且通过户外写生,亲子游戏,更容易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以小学员杨涵为例,她的绘画风格比较细腻。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她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残荷》是她大班时在观音阁风景区的写生作品,从画面上看荷叶和莲蓬的造型表现得栩栩如生,线条流畅且稳定,大班才开始学习渐变色,因此色彩方面表现的有点突兀,过渡不够自然。
《郁金香》是她一年级时在玄武湖公园情侣园的写生作品,通过对比进步飞快。同样是植物系列,郁金香花瓣的层次表现的很分明,特别是色彩的运用。经过一年的练习努力,通过花瓣可以看出来,颜色过渡十分自然,作为老师看到孩子的进步,应该是最欣慰的事啦。
最后两幅,室内写生。一个是观察母亲节照片,画的她和她的妈妈。妈妈看了非常开心,非常感动,觉得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美术,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整个线条还有人物面部的特点,表现的非常好。
最后一幅是百雀羚的写生,跟之前的写生照片对比,细节上的处理更加细腻,更加到位,所以说写生特别能锻炼和体现出她的观察。
小学员杨涵家长发来的学习感言
采访到此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你能耐心看完。如果你喜欢小花老师,有什么话想要和她说,有什么问题想要和她请教,欢迎在文末留言。
ps.我们额外争取了一些福利,听说小花老师还准备了精美的伴手礼,一整套画具(彩铅、水彩笔、水彩颜料和素描本)。她来选出三位留言最走心的,送出礼物,点赞靠前的机会很大哦。活动截止日期:年5月24日。剩下的,就交给小花老师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