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仅有孤山和湖水天然造就,苏堤白堤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文|冷丝

栏目|旅游文化

懂得杭州西湖的游客都知道,这里以苏堤、白堤等堤坝为核心,湖水与湖中的堤、小瀛洲,还有湖里的孤山、湖外的大山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

西湖女警巡逻队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致完美融合,西湖因此与众不同,让人流连忘返。

古人为何要在西湖上修建湖堤和湖心岛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游玩?

答案很简单:苏堤、白堤、杨公堤等湖堤都是水利工程,历代生活在杭州的市民一直在不断努力建设湖堤,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人文景观,西湖才有了今天魅力四射的模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堤不仅仅是唐代白居易的杰作的,这座大堤的人工填土在唐代就开始了。

当年的水利工程专家李泌开六井,设水口,引西湖水入城,必置闸筑堤,因而抬高了西湖水位。

白居易来杭州后,于公元年又在石函桥——即今天的杭州少年宫广场一带加筑湖堤,水位继续抬高,其目的是增加西湖的蓄水量,保证城中六井的水源和运河的水源。

正是这些工程,加之湖底淤积的泥巴,西湖水位抬高,这就形成了人工填土的西湖白堤。

当然,历来有很多专家并不认为白堤仅仅是一座人工大堤,在白居易之前,这座大堤更多的是自然形成的,所以,白堤古时候又称为“白沙提”,也就是形同于白色沙子淤积而成的大堤。

因此,苏堤、白堤完全是人工景观,这样的说法也不一定正确!

苏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也就是公元年,与西湖治理紧密相关。

在苏轼在杭州做官之前,已有7位太守重视对西湖的疏浚治理,主要目的有清理葑田、保证农田灌溉、保持湖水清洁和引水入六井几方面。

然而,上述措施均属于局部的整治,苏轼在杭为官后,比较重视对西湖长久全面的治理,宋代苏堤正是西湖治理的产物。

苏轼本人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为善”的思想贯穿他一生,也因此促进了“苏堤”这项德政工程的形成。五代至北宋的历次西湖整治,以苏轼主持的西湖治理最为著名,历来被视为西湖水利史上最重要的民心工程。

苏东坡离杭后,杭州人修建了苏东坡祠、苏东坡亭、苏东坡纪念馆等。大家把东坡当年规划修建的长堤命名为“苏堤”,把他发明的“东坡肉”作为杭州特色菜,根据东坡的故事编成的戏剧至今还在杭州剧院上演。西湖赢取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也赢取了杭州百姓的心。

明代中期,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力排众议,于年2月2日开始疏浚西湖,耗时天。当时毁田亩,所挖的淤泥一部分修补苏堤,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条与苏堤相对平行的大堤,这就是杨公堤。

明万历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

有趣的是,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代初期,岛上又被人们建造了曲桥、堂轩,人们还在沿内湖种植木芙蓉,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也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有一点必须说明的,自唐代到明代,很多有关杭州西湖的工程都与旅游没有关系,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这些水利工程如今早就没有水利的实际应用价值,留给我们的是旅游资源,以及文化遗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