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讲述了周家三个孩子不同的人生轨迹,而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成就了周父周母的幸福与满足。三个孩子各有各的活法,大国、小家和自己。
大哥周秉义,他的人生选择了家国大义。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是他对国家的忠义。对黑五类子女的郝冬梅不离不弃,是他对爱情的情义。放弃闲职,力挽狂澜挽救即将破产的兵工厂,是他对事业的信义。不肯为弟弟的官司求情,是他对坚守法律的正义。为光字片拆迁的于红们用尽苦心是他对父老乡亲的仁义。
对于周家来说,秉义是薄情的,没有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甚至由于和冬梅家的高干家庭身份地位悬殊,周父周母到死也没有和亲家见过面。秉义如同入赘的女婿伺候冬梅的妈妈,而自己的父母全由弟弟一家伺候。而他的岳母也全力支持他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实实在在的舍小家为大家。面对不能生育的冬梅,秉义也有遗憾,也有红颜知己,但是他克制了自我的欲望。虽然对父母没能尽孝,但是他考上北大给父母脸上争了光。他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官,造福一方,更是让光字片浴火重生,也为周家光宗耀祖。秉义能够全心全意秉持家国大义,是因为有秉昆帮他撑着他的父母家,也离不开岳母的点拨和暗中相助。
二姐周蓉,她的人生信条里永远把自我放得高高在上。她就像木芙蓉一样,不惧贫瘠,追光向暖,就算在冬天死去,也能在春天迅速萌生,在秋天再次绽放。剧中有一段蔡晓光总结了周蓉:浪漫的年代,你为了追求爱情,不顾一切地追到大山里头;知识光荣的年代,你又一举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本完了研,研完了博。家里边呢,唯一的女儿,父母宠着,兄弟让着,结了婚,孩子也不用自己养,你这前半生过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自私,是周蓉的标签。周蓉的自私首先表现出叛逆。19岁为爱私奔,不惜与家人决裂,只身远赴贵州深山,嫁给比自己年长20岁的黑五类诗人。去北京读大学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放到弟弟家抚养。自恃清高,沦为落魄诗人的冯化成送礼被她无情地嘲讽庸俗龌龊。为了自己乡村教师的理想,不惜拆了一直等她的蔡晓光的台。她的自私让观众恨得牙痒痒,可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来说,她还觉得自己一直很委屈,受尽了苦难。她只想到她的困难,从来没有替别人想过,没有想过别人难不难。她对所有人都是只有索取,不想付出。
周蓉能够为自我而活,是因为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全家从小都惯着她。上面有大哥为家里挣脸面,下面有弟弟照顾一家老小,里里外外都用不着她操心,所以她才能如此不管不顾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她不是自私,是从来就没想过要长大。所以虽然周蓉是为自我而活,但是她并不幸福。她内心的痛苦比她的自私给亲人造成的伤害还要多。
周家的老三,周秉昆。一门心思为家庭而活。他的名字“昆”,太阳之下比肩而作,引申为兄弟众多。而秉昆的一生就像芸芸众生一样,虽然人微言轻,但照顾了家里的老老少少,身边始终有一拨互相帮衬的弟兄朋友,所以他活得更有烟火气,不抱怨、长满足,踏实过好每一天,也收获了最平凡的幸福。
秉昆这辈子都在践行那句: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遇到的糟心事一件接一件。逃过了上山下乡,逃不过最脏最累的车间。好不容易住进了俄式房,没多长时间又被赶回了光字片的贫民窟。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被亲生父亲蛊惑。好不容易争来的儿子命丧异国,自己还入狱丢了工作。光字片拆迁他明明一点大哥的光都沾不到却要背着亲弟弟的锅。他不是那个能给父母脸上争光的孩子,却是父母唯一可以依靠的孝顺儿子。
秉昆是一个为家庭而活的人。哥哥姐姐都下乡了,他成为那个守在家里的人。他爱上了带着孩子的小寡妇郑娟,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郑娟顶着巨大的压力,任劳任怨照顾植物人周母和两个孩子,最终周父接纳了郑娟,成为最亲的家人。命运从这里夺走的,一定会在别处加倍地偿还。秉昆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给郑娟送钱的过程中,收获了郑娟死心塌地的爱情。在对父母和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收获了浓浓的亲情。在勤勤恳恳的工作中,收获了兄弟和贵人的友情。所以当秉昆有事的时候,有一群人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去帮他。他的幸福简单而真实。秉昆体谅大哥仕途艰难,理解周蓉自我的追求,将家庭所有的责任默默地扛在自己的肩头,所以秉义才能全心全意为官,周蓉才能活出自我,正是秉昆的无私维持了周家的和谐和团圆。
无论哪一种活法,家是我们最终的信仰。那些能陪在我们身边的人,才是人生的终极收获。